第678章 震动朝野

    第678章 震动朝野 (第2/3页)

    前线的两名重臣,郭子仪坚持要继续攻打史思明,李辅国则请求朝廷尽快接受史思明投降。

    政事堂也无法达成统一意见,各部争论不休,而《长安日报》每天头版都是史思明投降的事情,长安百姓也陷入到了这场话题的争论中。

    颜真卿当然是坚决反对朝廷接受史思明投降的一派了。

    他的兄长颜杲卿,在安禄山造反之后坚持在河东反抗安禄山,最后被安禄山诛杀。河东藩镇和颜真卿不仅仅有家族仇恨,颜真卿本人也认为应该彻底平定河东藩镇,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再造大唐。

    而不是和裱糊匠一样,修修补补的就糊弄过去。颜真卿翻到第二版,他猛然站了起来。

    这竟然是一则新的消息,而且是颜真卿还不知道的新消息!什么时候朝廷重臣要从报纸上知道朝廷的新消息了?

    可是看完

    了之后,颜真卿确定这是一条新消息!

    青州将军南霁云,兖州团练使章武,违抗了皇帝的圣旨命令,在青州灭了史朝义的残部,诛杀了史朝义。

    在汴州的太子李俶,向朝廷弹劾南霁云和章武,请求将他们下狱治罪!

    颜真卿愣住了,在这个节骨眼上?

    他走到窗外,看着落下的雨柱,朝廷的暴风雨又要来了。

    果然,随着太子的弹劾奏章送到政事堂,十一名御史一同上书,和太子一起弹劾南霁云章武。

    紧接着兵部等相关部门的大臣也上奏章,都是支持太子意见,请求严惩南霁云和章武的。

    接下来更多的细节传到长安,据说东宫使者在史朝义大营招安的时候,南霁云和章武攻打大营的,使者在阵前宣旨,但是南霁云和章武拒绝接旨。

    这边太子上书「请诛国贼」,这时候洛阳留守张巡的奏章送到了长安。

    张巡的奏章非常谦卑,他以南霁云章武是他的故将,自己管教不严将责任安在自己的身上,愿意以自己辞官做保,让朝廷宽恕南霁云和章武。

    朝廷的气氛再次微妙起来,之前史思明围攻洛阳,是张巡坚持守城,这才顶住了洛阳局势。

    朝廷还没有给张巡论功,但是如果平定天下,那张巡的功劳仅仅在郭子仪之下。朝臣们发现南霁云和章武是张巡的故将,朝廷的气氛更加微妙起来。

    章武南霁云诛杀史朝义的消息传到长安不久,史思明再次上了一封降表。

    这一次降表上,史思明提出的条件和上次差不多,但是要求朝廷重惩南霁云和章武,他才会向大唐朝廷投降!

    史思明更是在降表中表示,如果大唐不同意他的条件,他就亲自杀去淄州,给儿子史朝义报仇。

    这下子更是更纷乱的朝局扔下了一个重磅炸弹,朝廷的争论从要不要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