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长发族人

    第133章 长发族人 (第2/3页)

    岳飞知道,《山海经》里记载的大部分族类和大禹带领的这些人不同的奇形怪状原住民。

    其实那些人的基本形状和大禹他们的一样,只是在肢体的某一部分比较特异,被夸大了。

    客观上说,那些人就是他们不熟悉的陌生人而已,其差异还没有那些老外大。

    当然,山海经涉及的范围很广,应该包括了一些遥远的外国人,可是那个时候应该顶多是原住民,而不是后来的那些民族。

    无论如何,大禹在后来成为中原大地遇到的夷族夷人都是后来正宗的中原人,大禹遇到他们和他们开打,和后世的大型械斗差不多,为的是争夺对一个地区的统治权。

    其实这种性质的冲突,直到殷受时代还继续存在,还成了导致他败亡的一个原因.

    就是在西周突然发难他需要应付这生死存亡危机的时候,他的主力大军依然在和东夷剧斗。

    根据殷受的追根寻底,还有那个时候遗存的古战场遗迹,加之大禹时代和殷受所处商朝的最后一个朝代,时隔仅仅一千年左右,有些坚固的东西还没有朽坏,当然也没有人故意毁掉它们。

    可是,殷受特意提到一句,他在找到它们以后,没有特意保存它们,而那些没有文化的士兵估计顺手就丢弃了它们,估计从此以后,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它们的存在了。

    何以为证?后来出于某下原因,殷受想再看看它们,不管如何努力,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所以,殷受特别提醒,他的这本回忆录,就是大禹与那些最早存在于太行山以东中原地区居民的唯一记录,不管有缘人是谁,都必须加以珍惜妥善保存。

    也是不要忘记大禹王的开拓功勋,为后世子孙万代打下的根基。

    根据大禹王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殷受确定进入中原地区以后,第一场大战就是和长发人大战。

    那些长发族人各个身高一丈二尺,人人蓄留长发,发长和身高相等,行走的时候,长发飘飘,身为飘逸美妙,看的大禹的手下都眼睛发直,心中切慕,想要效法他们。

    搞得大禹王忧心忡忡,此风不可长!

    如果跟他们一样,还如何战胜他们?

    而且大禹还注意到,这长发族人地位越高,他们的头发就越长!

    岳飞看到不禁心中暗笑,这种人似乎没有传承到后世,因为后世都说头发长见识短,明显和他们的主张背道而驰。

    不过就当时来说,就比较好理解了,如果大家一切都一样,头发长本身就是一种本事,现得他与众不同之处,头发最长的就可以当国武王。

    而且那个标准也是很光明正大,可以一目了然。

    最好的一点是具有非常简单易行的实践性:两个人比头发长短就行了,不用麻烦其它方式。

    岳飞也就进一步断定,这个长发族类一定特别爱好和平,否则绝不会以为头发长就为尊。

    因为一旦打斗,头发长是一个极大的累赘,一旦被人薅住头发,就只能束手就擒了。

    后世人们形容被人揪住小辫子,就是被人抓住了把柄,只好认输,岳飞觉得,可能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就流传了下来,薅住头发比揪住小辫子,把握更大。

    大禹王还发现,那种留长发的做法,他们的族人不分男女,全部如此,都是长发飘逸,不过仔细看,还是有所区别,女人头上插一朵小花,男人头上却别了一根草。

    大禹有了这个见识以后还曾经沾沾自喜,根据自己族内的情况,男的战斗力特强,女的则比较柔弱,只要将男人打败,就解决问题了。

    哪里知道,事实让他傻了眼。

    这个长发族人女的比男的还凶勐!

    他们不是男的保护女的,而是女的保护男的。

    战场上,眼前都是一片片的小花,那些小草则在远处战战兢兢发抖。

    大禹和他的属下都是文明程度比较高的人,只是知道对方是敌人,也不好下手。

    大禹王更是手拿那柄天降神兵四丈铜耜无法下手。

    气得的又急又燥,哇的一声大叫,向没有人群聚集的一个小山头戳了过去。

    轰隆一声巨响,那个小山头全都没有了,而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