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神农有功

    第137章 神农有功 (第2/3页)

    殷受经过独立思考以后,也赞同了神农。

    岳飞在这两个人的基础上,也仔细思考了一番,得出自己的结论:没错!二者是同一种树。

    而且岳飞更进一步:那种树,就是东北到处都有的白桦树。

    它的木制坚固,它的树皮质白多层极易剥取,完美契合前人的描述。

    桦树皮可以做衣服穿在身上,既提高了物质文明,也提高了精神文明,这也有神农的功劳。

    其功劳不低于他研制一种新药,治好了一种新发现的疾病。

    下面的一个是讙头国,讙头国在羽民国的南面,那里的人长相奇特,都是人的面孔,特别的是,都长了两只翅膀,还长着鸟嘴,这鸟嘴是他们用来捕鱼的工具,与捞鱼鹳的嘴功能类似。

    另一种国家在它的西面,那里是毕方鸟的家园,其实在鸟的特征方面,它们几个相邻国家都有共性,所以就住在一起,互相看着也顺眼,也免得互相欺负。

    灌头国由很多难以说清是什么东西的活物存在,他们似乎是从上空来到这些这个国度的物质形体上,在他们那里安居乐业,就不走了。

    因为这种从上而来的东西的理解,是不是正确谁也不知道,人们就称之为灌顶,也就是灌头,自从被灌顶以后,他们就很少吃平常的东西了,只是从大海中捞取高级食物,偶尔吃吃。他们捞取美食的方法,就是以鸟喙的嘴,以捕鱼的样子,从汪洋大海中,一嘴就能捕捉海中的海龙、海马等,都是高级海生动物,那些低级的鱼虾,他们不屑一顾。

    殷受对灌头国的描述,采用了另一种体裁,不再是之前干巴巴的介绍,而是将大禹等一干人的行动记录下来,可见这个殷受还是具有较高文学造诣的。

    大禹一众从羽民国朝东南方走,就到了东边的讙头国。讙头国又叫讙朱国,实际上应该叫丹朱国的,那是因为尧的儿子丹朱反对父亲,后遭放逐,丹朱几次反叛未果,最后跳海自杀而死,他的子孙就在南海繁衍成了这么一个国家,所以就跟大海呀海鸟什么的联系在一起,古人都是这样。

    讙头国人也长有鸟形的尖嘴,背上生有一对只能用来作拐杖的翅膀。成群结队的讙头国人,经常扶着翅膀游巡于海边,伺机用他们的鸟嘴捕捉鱼是来吃。其实就岳飞来看,殷受记得不全面,那对翅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双翅合拢,前后遮盖,就是很好的御寒、遮羞的好东西,天然的羽衣,岂不妙哉?

    讙头国人灌顶以后,体能超常,需要用水来平衡身体技能的运行,在讙头国毕方鸟居住地的旁边有一条清澈的河流。这里的讙头国人所食用的东西是海马和海龙。

    海马的尾巴卷附在海藻上,过着固定性生活。游泳时直立着身体,摆动背鳍和胸鳍,游泳前进。

    海龙是一种海栖鱼类,它们的体形狭长而侧扁。全长一尺到一尺五,体高远大于体宽。躯干部五棱形,尾部前方六棱形,后方逐渐变细,为四棱形,尾端卷曲。

    不过,有些说法岳飞并部同意殷受,因为殷受描述的只是居住地一个地方的讙头人,因为他们的环境里,只有海马海龙最方便捕食,所以就觉得他们只吃这两种东西。

    其实别处还有讙头人,他们因为居住的环境没有海马海龙,所以吃的东西就和其它人一样,比如芑、苣、穋、杨等等,什么手头方便就吃什么东西,食谱颇为宽泛。

    不过,神农的目光如炬,到了这个讙头国,一眼就看出他们的反常,而且稍加研究,就得出结论,他们的不正常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精神不正常,虽然他们说是有什么灵异的东西已经给他们灌顶了,实际上是有什么邪异的东西打搅了他们的正常情绪,变得捉摸不定反复无常思想没有定律。

    表现就是精神狂躁,整天异想天开,看到正常的东西弃之,却整天妄想那些毫无根基的东西。

    面对这个病状,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