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弥补了短板

    第774章 弥补了短板 (第2/3页)

家在国内的资产总额,已经占了全世界不少的比例,尤其是这次大量赔款,更是让叶家元气大伤,国内资产已经占了世界总资产的三成以上。

    然而这些资产是分散到数十个项目中,码头,房地产,电器,化纤,钢铁,电解铝,大宗期货,摩托车,——

    虽然目前的收益都还可以,但是在这些项目中基本都不是控股,而是当小股东,坐顺风车。

    唯一一个大一点的控股规模企业,就是今天去视察的那个服装厂,里面分为西服厂,羽绒服厂,保暖内衣厂,时尚女装厂,整体年产值超过三个亿,纯利润超过一个亿。

    与之相较,陆家在国内目前的窘境更加的明显,只有一个姑苏电子厂是全资,年产值两个亿,利润未知。

    其余的不是几百万几千万的小打小闹,就是和叶家一样到处参股当小股东。

    而这些几百万几千万的小生意,商青青面对的都是一些从草莽里面刚杀出来没几年的小老板。

    这些人的思维和做事方式,基本都处于最低级的丛林方式。

    不外乎打砸闹。

    这正好和刚从非大陆丛林回来的商青青一拍即合,杀的那叫一个一地鸡毛。

    所以天悦国际和商青青的名声,在明珠滩一直很不好听。

    说白了就是叶家和陆家从国外带着大量资金回来,却面临着一个严重的水土不服的问题。

    在思维和处事方式上面,还延续着国外养成的经验和惯性。

    这一现象,叶家最先看出来并且努力去纠正的就是他叶景海,而不是叶鹤年。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叶景海成为叶氏集团在国内的第二号人物。

    反观陆家,至少商青青到现在还没有明白这个问题,天悦国际里面的明白人肯定有,甚至陆啸天,可这几年天悦一直压着步子不大举投资国内,就说明在他们高层对下一步方向的没有确定。

    然而变故就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

    一纳米虽然现在在商海里面,小的连一粒小芝麻都算不上,但是赵长安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这家公司做到这种体量,以及它依然保持着的迅猛势头,就是叶景海看了都不得不心惊。

    很显然,这个赵长安和他的团队,懂得在国内的做事的规律和规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