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蔡氏的恨意

    第七章 蔡氏的恨意 (第2/3页)

    刘表深知,他一个外州之人,要想真正掌控襄阳,就必须得到当地的世家大族支持,因此当年刘表曾亲自邀请庞德公入其幕府。

    当正因为此次邀请,让刘表与庞德公之间闹下了不愉快。

    当年面对刘表的盛情邀请,庞德公婉言拒之。

    刘表为了打动庞德公,向庞德公发出了灵魂三问,而面对刘表的灵魂三问,庞德公不屈不挠的一一做出回答,更是在最后一答时庞德公甚至暗讽刘表,

    “周公摄政天下,而杀其兄。向使周公兄弟食藜藿之羹,居蓬蒿之下,岂有若是之害哉!”

    要知道刘表当初执掌荆州时,打的一个政治旗号便是愿为汉室周公。

    而庞德公最后以周公杀兄作为拒绝刘表的邀请,这无疑是在暗讽刘表没有容人之量。

    周公为了权力尚且可杀兄,而你刘州牧与我非亲非故,安知将来有一天不会为了权力而诛杀我乎!

    庞德公的这一番话里有话的回答,让刘表求贤的心思荡然全无。

    当时刘表虽然表面只是表现出一副叹息之态,但心中其实已经忌恨上了庞德公。

    只是刘表当时碍于自己初到荆州,根基不深,

    加上庞德公不止在襄阳一地名望深厚,在整个荆州中,亦是名望远传的名士,故而刘表当时并没有对庞德公有何处置之举。

    但是虽然没有处置庞德公,这件往事却一直记在了刘表的心中,

    而庞德公亦深知自己因为此事恶了刘表,故而在不久后就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

    襄阳六姓在襄阳一地扎根何止百年,彼此之间多有姻亲,关系匪浅。

    如今蔡氏听到刘表还对当年庞德公恶其之举而念念不忘,她为了开解刘表也为了保护庞德公继续安慰刘表说道,

    “夫君恐是有些多虑了。

    德公入鹿门山隐居已近十年,往日里莫说入襄阳城,便是下山也是少有之举,又怎么会知道此事呢?

    哪怕德公知道了此事,可夫君你乃是为了荆州大局考虑才让琦儿外任,德公亦荆州之士也,他又岂会不明白夫君的这番苦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