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被伏击的帝国军

    51·被伏击的帝国军 (第1/3页)

    8/28-10/17期间的这两个月,马其顿战团并未发生过什么大战。

    双方在边界上只是相互偶尔越界,打的也多是斥候之间、骑兵之间的交锋。战团也借机开始将步兵锻炼为骑兵预备。

    偶尔有几次打秋风的马扎尔人会主动进攻战团所驻守的防区,想进行劫掠,然后双发生短暂、并不激烈的交战。

    这段时间最主要的时希奥埃洛斯在养身体,每天大鱼大肉、鲜蔬水果,营养拉满。

    身材也开始渐渐恢复,现在已经恢复到150斤体重了,精神上已经完全康复。

    偶尔他也会亲率自己的卫队,去前线和马扎尔人扳扳手腕,帮助自己恢复战斗的手感。

    而现在,他不需要了。

    眼前最重要的是,到底以后的路要怎么走。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军人,要有骨气!)

    说到底自己的路径是,拉起一支强大的军队,以军队为政治资本走上舞台,从打手变成领主。

    有了领主的身份,再扶起被杜卡斯折腾地半死不活地帝国。

    可现在怎么整?他需要好好想想,出于穿越者的先知先觉,他判断这个时代,最精彩的地方就是罗马(拜占庭)帝国,最动荡、最有机会的也是这里。

    他怎么能在这个风口离开巴尔干和小亚细亚呢。

    阿米尔又累又热,全因佩里提乌斯说这三个月要照顾好战团长,渴了递水,累了捏肩,热了扇风。他双手抬着一个简陋的大扇子,扑腾扑腾,丝丝凉风给希奥埃洛斯带来冷静。

    佩里提乌斯在一旁处理军务,这段时间希奥埃洛斯有意放权,一来他需要佩里提乌斯快速成长起来,二来他的战团规模过于庞大,不害怕佩里提乌斯的失误带来的减员。

    他有足够的资本给佩里提乌斯兜底。

    如果他不成长起来,那么战团以后的伤亡只会更大,这是必要的代价。

    希拉克略在书写信件,汇报现在的战果。按照当前合同拿个一万诺米斯码金币肯定是没问题的。

    穷苦的巴尔干半岛北部并不算繁荣,金币在这里的购买力很强大,1万诺米斯码维持1个月的粮草没有问题。月底自己再贴一点,起码这段时间算是过渡过来了。

    希奥埃洛斯在地图上盘算着,匈牙利并不进攻,不存在防守并击溃对方成建制的军团,所以收支平衡需要一场大战,一场越过多瑙河的大战。

    他看向地图,寻找着一个适合自己久居的根据地,良久,保加利亚北部,佩切涅格人的地盘和匈牙利人的地盘被他看上了。

    ‘或许可以占据这里,鹰视四方,以待时机。’

    而且草原上没有什么法理,以及生产方式极其落后,他没忘记这块未来的欧洲粮仓,这是块璞玉。

    希奥埃洛斯穿越者的优势在于知识,只要能拿下一块地方,只要能拿下一块地方!知识即可化为力量!

    打定了注意的希奥埃洛斯沿着多瑙河沿岸开始延长防线,自己率领着战团长卫队、库塞特营、冠军营、长弓营共4500人向东进发。

    原本这里有一个匈牙利人的据点,再往东是两个塞尔维亚的据点。

    奇怪的是,希奥埃洛斯的这次突袭没有找到任何敌人的踪迹,这些驻军地点,全都被搬空了,只剩了空荡荡的木栅栏围墙,和一地的各种垃圾、污秽。

    “有什么,比防御我们马其顿战团还更重要吗?”

    诺迪卡策马到希奥埃洛斯身前:

    “不会被这帮兔崽子跑了吧!?”

    “有可能。”杰罗德补了一句。

    希奥埃洛斯皱了皱眉头:“将斥候全部散出去,中军后退至哥鲁拜克(塞尔维亚、匈牙利、保加利亚交界处的多瑙河沿岸城市),库塞特营2个骑射手连队往前方继续探。”

    一个以哥鲁拜克为中心的信息搜集开始,就像一道波纹向四周扩散而去。

    “报!南10km所有敌军都以撤退,已无人驻守。”

    “再往前继续探了吗?”

    “回战团长,十夫长已带着剩下的人继续向前探。”

    陆陆续续回来的斥候、哨探都是同一种说法,这无疑让人感觉到奇怪。

    “还有人没回来么?”

    闻言,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