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还政于朝 第三十五章 荆益二州推行军屯 下

    第一卷 还政于朝 第三十五章 荆益二州推行军屯 下 (第1/3页)

    荆州江陵城,州牧府内,公子曹植刚刚收到了许都来的军屯公文。

    他仔仔细细将父亲曹操的来函看完之后,便顺手递给了一旁的破虏校尉文钦。

    片刻后,曹植面带微笑的说道,“仲若(文钦,字仲若)以为此‘军屯策’何如?”

    文钦一边看着这道公文一边赞不绝口的说道,“妙极,妙极,此‘军屯策’果然妙极。倘如是,日后兵马调动、旱涝洪灾有需粮草调动之时,便可省下很大一部分粮草。太傅钟耀公果然老成谋国。”

    见文钦如此赞叹,曹植忍不住哈哈大笑,随即说道,“仲若兄,此言差矣。这‘军屯策’可不是太傅大人的手笔,仲若兄,不妨猜一猜是何人的高论。”

    这下轮到文钦惊讶了,“能写出此论策之人,必然通晓军事,亦晓政事的文武全才。难道是荀令君荀彧的手笔?”

    曹植接着摇了摇头。

    “太傅,钟繇大人?”

    曹植还是摇了摇头。

    “大鸿胪,刘晔,刘子扬?”

    曹植继续摇头。

    “侍中,辛毗,辛佐治?”

    “非也非也。”

    “御史中丞,陈群,陈长文?”

    “也不是。”

    “京兆府尹,司马懿,司马仲达?或者是某位故去大人的遗留之策?”

    眼看文钦将朝中几位重要的善谋之士快要猜一个遍了,曹植也就不再卖关子了。

    “此论策,乃是出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之手。此人姓邓,名艾,字士载,现任京兆府典农功曹。”

    文钦听罢,吃惊道,“难道是那位,在许都城下,迎接太傅钟繇归朝之时,出言顶撞陛下的的年轻人?”

    曹植微笑道,“正是此人。”

    “怪不得,怪不得”,文钦连连惊叹道,“那一日,许都门下,此人一鸣惊人,本以为又是一个欲求争鸣而故意出头的庸庸之辈,万万没想到,此人却有赤子之心。只是依那日所传的情景看来,此人虽有文武大才,但如此不晓为官之道,恐日后...”

    文钦抬头看了看曹植,终究还是说出了后半句,“不得善终啊。”

    在文钦看来,将来无论天下大势走向何方,曹植日后也必是朝中位高权重的股肱之臣。他说后半句话的意思,也是起了爱才之心,虽说那人与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