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还政于朝 第八十七章 邓艾西行&四大家族

    第一卷 还政于朝 第八十七章 邓艾西行&四大家族 (第2/3页)

国西陲的雍凉为官。

    明面上他在短短的一年里,从一个从六品的典农功曹,升到了正五品的一郡郡丞,可以说是官路亨通。可再仔细一看,这分明是明升暗降啊,一个京畿周边的京官,一个是鸟不拉屎的雍凉之地的地方官,孰贵孰贱,傻子都能看出来。

    可这魏王府的调令之上,竟然还有世子曹丕的官印,看来是世子亲自下的调令。

    邓艾在接到调令的第一时间,也是想拒掉这份调令,但他并不是嫌弃雍凉的穷苦。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家中还有年事虽然不高,但身体一直不是太好的老母亲,他又怎么放得下心离去呢。

    好在邓母为人豁达,对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慰道,“吾儿,好男儿志在四方,千万不要为了母亲而放弃了大好前途。自古以来,天地君亲师,君在亲前。忠孝不能两全之时,尽忠便也是对母亲最好的尽孝了。”

    见母亲如此劝说,如果自己再不从命,那就是不忠不孝了。而且,京兆尹.司马懿也应允了,待他西去赴任之后,肯定会对老母多加照拂。于是,邓艾终于怀揣这朝廷的任命诏书,向西而去了。

    司马懿自然是明白世子曹丕此举深意的,自然是为了磨练邓艾,如果邓艾能够撑过这关,那将来必将前途无量。

    不过回过头来再仔细看这道诏书,就会发现这道诏书很是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任命诏书里,并没有直接把邓艾提拔成一郡太守,而是任命成了太守手下的二把手郡丞。想想看,一郡太守,四品大员,一郡郡丞乃是五品,虽然只差了一品确实天差地别。一来,太守一年俸禄两千石,而郡丞只有六百石。二来,一郡之内,一把手只有太守一个,郡丞虽然说权力不小,可二把手还有好几个,比如:长史、主簿和主记。曹丕任命他为郡丞的深意,就在于要好好磨磨他的性子,让他学习学习为官之道。

    第二:帝国偏远之地多的是,譬如说并州、幽州、益州以及最南部的交州,可为什么偏偏选定了雍州,而且还是雍州的武威郡呢?当你仔细观看帝国疆域图的时候就会发现,雍州是关中和西域的相疏通的纽带,而武威郡恰恰就在这个纽带的正中间。它西边的张掖,乃是进入河西走廊的必经之地,东面的安定乃是东进长安的必过之所。如此,再回过头来看看这武威的位置,那可就非同一般了。

    传闻这武威城,乃是汉武大帝在骠骑将军.霍去病打败匈奴之后,为了让博望侯.张骞能够顺利的来往西域,特意建造起来的一座城。

    不过近年来,华夏连年战乱,这跟西域的通使和商贸往来自然也就断了。曹丕特意将他邓艾任命为武威郡丞,不难说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不过明面上的意思是,雍凉之地军屯一直未开,你邓艾既然是这军屯的首创者,那这块难啃的骨头也就交给你来啃了。

    邓艾最终并没有辜负世子曹丕和司马懿对他的期望,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