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还政于朝 第一百一十一章 何为百姓?何为民心?

    第一卷 还政于朝 第一百一十一章 何为百姓?何为民心? (第1/3页)

    建安三十九年,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

    先是去年年末,益州刺史费祎,被贼人刺杀于岁末大会之上。

    接着庲降都督.王平,因为刺史费祎被杀害,而起兵造反。结果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被平定了。王平更是在死之后,又被腰斩弃市。

    再后来,江东四大家族被发现勾结叛军,魏王世子.曹丕更是领兵亲征,四大家族望风而降。可没想到,平日里“爱民如子”、“礼贤下士”而且“宽仁有加”的皇帝陛下,不仅仅杀掉了这四位已经认罪伏法的四人,更是一怒之下夷灭了他们三族,最后六万人头落地。

    大受刺激的尚书令.荀彧,从此一病不起,不久之后更是撒搜人寰了。

    没有了荀彧这个最后的撑天之柱,大汉彻底开始下行了。自此,皇帝也开始暴露出了他真实的面目,性格乖张、脾气暴戾、优柔寡断、生性多疑......

    荀彧死后,所剩无几的朝臣,有的渐渐蛰伏了起来,有的另投他人门下,还有的直接选择了致仕。朝廷内部,一时间竟然安静了,再也没有了不同的声音。

    自董卓祸乱超纲以来数十年,朝堂上一直是吵吵闹闹的,要不是就是摁下了葫芦浮起了瓢的。如今突然没有了争吵,反而还不习惯了。

    正所谓师出反常,必有妖。

    中庸有云,“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自中平元年到现在,除了近几年天下百姓,稍微得以休养生息之外,几乎连年征战不断。可没想到,这大汉的最后一个妖孽,竟然是皇帝本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他自己将一手本来还有所余地的棋,给下的稀烂。

    荀彧死后,皇帝或许打算破罐子破摔了,竟然连一个谥号追封的诏令,都不给这位老臣下。还是在曹操和钟繇以及众朝臣的多次催促之下,才勉强下了执意让尚书台料理此事。

    结果还算顺利,最后荀彧被追封为了太尉,谥号敬候,以国礼葬之。就这样这个为朝廷殚精竭虑几十年的老人,终于可以安歇了。

    有些人已经死了,可他永远的还活着。可有些人活着,却已经死了。

    这一年,死了很多人,可天下还是那个天下。并不会因为谁死了,就不转动了。百姓们依旧勤勤恳恳的开荒屯田,将士们也依旧兢兢业业的屯守驻边,各个府衙的官吏们也继续忙碌各自的公务。

    只是,这群人现在的心中的那个主心骨,已经不是当今的皇帝罢了。

    ......

    自从入秋之后,曹操就越发觉得,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了。渐渐的,就连朝会都无法参加了,于是便也就闭门不出了。众臣们闻之,莫不争先恐后的前来求见探望,结果都被世子.曹丕设法一一拒之门外了。

    也或许是感觉自己大限将至,这一日曹操感觉精神稍好,便将世子.曹丕唤来,意欲出城去。

    曹丕闻讯,急忙赶了过来,见到曹操之后劝谏道,“父亲,今日身体稍好,还是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