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国子学祭酒

    第四章 国子学祭酒 (第2/3页)

  (本章未完,请翻页)

    钟繇闻言,随即朗声道,“谢陛下隆恩。”

    “只是”,曹丕眉目微皱接着说道,“这国子学祭酒,朕暂时尚无合适人选。哎,若是蔡伯喈(蔡邕,字伯喈)尚在,自然是国子学祭酒最佳人选,可惜啊。”

    突然一个荒唐的年头,在曹丕的脑海中一闪而过,可很快又被他自己给否决掉了。他心中不禁暗暗笑道,只可惜那文姬妹妹不是男儿身,不然的话,定然也是国子学祭酒的上等人选。

    正当曹丕胡思乱想之际,突然有一人从群臣当中踱步而出高声道,“老臣举荐,北海.朱虚县人士,管宁,管幼安。”

    众人回头望去,只见那人身高八尺有余,相貌端正,也是须发皆白。此人正是新任司空.华歆。

    华歆[xin],字子鱼,平原郡高唐县人,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华歆此人公正持平,始终也不毁谤伤人。为官更是见识过人,清正廉洁。早年间曾经在徐州为官,颇得百姓拥戴。再后来,设计从孙权处逃脱,投奔当时的曹操。并将亲朋好友所赠的金银珠宝,全部退还。

    再后来,跟随太祖武皇帝东征西讨,颇有战功。相继转任司空军事,后升任尚书,又转升侍中。去年尚荀彧去世,则是由他接任尚书令。新帝继位之后,更是被加封为了三公之一的司空。他今年已然也是七十七岁的高龄了,与去世的荀彧同岁。

    当今朝廷除了钟繇之外,可以说他的资历和官职是最老的了。而他口中所说的管宁,管幼安,乃是当今不世出的大儒,与他更是同门。

    曹丕见华歆谏言,顿时恍然大悟道,“爱卿所说的管幼安,可是当年隐居辽东乐浪,公孙氏曾数次征召都不入仕的那位?”

    华歆闻言顿感惊讶,疑问道,“正是此人,陛下对其有所耳闻?”

    曹丕随即呵呵一笑,“朕何止是听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管宁与华爱卿乃是同门吧?昔日里,太祖皇帝任司空之时,曾经征召过这位大儒为司空。只可惜,被那公孙康给截断了诏命,这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如今想想,那公孙康可真是大胆啊!”

    曹丕说着说着,话题就扯远了,甚至眼神都有了点儿飘忽。

    乐浪公孙氏,早就有不臣之心,昔日里更是阳奉阴违的资助东吴孙权。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收拾他们罢了,过上一些时日是时候收拾一下这群乱臣贼子了。如若不然,他日后必为大患。

    正在皇帝.曹丕心不在焉的神游太虚之时,台下的华歆的奏报声又将他拉回了现实,“启禀陛下,没错,那管宁正是老臣的同门。此人本意不再为官,只在传宗教学,志向高远。若是征召他入仕做官,恐怕他不会答应。但若是让他做传世人教化的国子学祭酒,他肯定会应诏而来啊。”

    华歆话音方落,只见又有一人踱步而出,定睛一看,竟是那司徒.陈群,“回陛下,这北海管幼安,臣也有所耳闻。此人,行为世表,学任人师,清俭足以激浊,贞正足以矫时。

    传闻昔日他避祸辽东之时,公孙度多次征召他时,也曾给予了很多金银,可待他返回青州.北海郡之时,统统原封不动的返还了。此人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