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北方有五胡(二)

    第八章 北方有五胡(二) (第2/3页)

汉“卑躬屈膝”,而是自己另辟新径了另外的一条路。

    自古以来,华夏中原便有“以夷制夷”的策略。历朝历代中,帝国中枢和军队中,便不乏胡人大臣以及将领。

    远的不说,就说自汉朝以来的。

    汉武帝刘彻的托孤大臣之一的,驸马都尉.金日[mì]磾[di]。

    本就原是匈奴休屠王太子,被骠骑将军.霍去病俘获后,便留在了汉朝。数十年忠心耿耿,而且在武帝晚年还救过他的命,令其免丧刺客之后。汉武帝对其也是颇为新任和重视,更是亲自为他赐名赐姓,还在临终之际将幼年的皇帝托付给了他。

    另外,因叛乱被杀的故庲[lái]降都督.王平,也是汉化胡人。

    匈奴等胡人虽然也有重用汉人的,但毕竟是少数的,另外那些人大部分都是在帝国境内,因为各种原因待不下去,叛变过去的汉人。

    诸如大汉初期的,与高祖皇帝一同打天下的燕王.卢绾[wan],在晚年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无奈北上投降了匈奴,并客死他乡。

    再比如,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凌,因为敌我力量悬殊太大,而兵败被俘。但被匈奴俘虏之后,他原本还想着回归大汉,只可惜汉武帝断了他的后路,最终被逼无奈的情况下,也才投降了匈奴。

    再比如后面的贰师将军.李广利等等,但毕竟都是寥寥无几的少数人。

    可石令就不一样了,他的麾下有一支由汉人的士子、文人所组成的参谋团队,名曰“君子营”,那些人都是心甘情愿的为石令所效劳的。

    而在“君子营”中,有一位谋士名曰张宾,现年四十五岁。颇有才华,就连那鲜卑单于.轲比能见了他,都要礼让三分。也可以说石令在轲比能的威慑之下,还能取得昔日匈奴十之二三的土地,全依靠这张宾的助力。

    石令更是依照汉人的制例,将张宾封为了军师将军。整个羯人部落里,除了石令就要数得着这军师将军.张宾了。

    张宾,字孟孙,冀州赵郡.南和人。此人博涉经史,胸怀大志。在石令麾下为官清廉端正,谦虚谨慎,而且任人唯贤,礼贤下士,羯族人私底下,更是将其称之为“小单于”。

    他从小好学,阅读了很多经史,年轻时就雄心大志。可惜生不逢时,待其加冠成年之后,天下已经无仗可打了。再加上冀州境内名门望族倾轧,他要是想出人头地,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他就把目光投向了北方草原。

    北方草原,鱼龙混杂,大大小小的部落不下十几个。

    经过一番的考察之后,张宾将目光投向了两个人。

    一个便是鲜卑首领.轲比能,另一个便是羯族首领.石令。

    鲜卑首领.轲比能,在中原颇有“贤名”。而且当时是草原上继匈奴之后,势力最大的一支部落。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因此,张宾的首选目标,自然便是轲比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