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北方有五胡(三)

    第九章 北方有五胡(三) (第1/3页)

    在帝国西面的两胡,是羌族和氐[di]族。

    羌人的历史比较悠久,早在上古商周时期,便活泛在雍凉一带了。比如世人皆知的义渠国,便是羌人所建立的。

    羌人势大,当时中原六国为了对付秦国,每次合纵连横的时候,都会遣派使者前往义渠助力。而羌人与秦争斗一百多年,也一直是当时秦朝西陲方向的很大一个隐患。为此,秦国的历代君王掌权者,也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就比如在秦昭王时期,为了安抚这个义渠王,秦宣太后.芈[mǐ]月,不惜牺牲色相,而且还给这个义渠王生了两个孩子,最终才使得义渠,在十数年见不曾对大秦用兵。当然,最后这个义渠王死在了秦宣太后的石榴裙下,那两个孩子也被芈月亲自下令诛杀了。

    芈月为此委曲求全长达三十余年,而在义渠王被诱杀于甘泉宫后,秦国借机发兵攻打义渠,存在了五百余年的义渠国,也就此灭亡。义渠的领土并入秦国,大部分羌人也被迫撤离了自己世世代代的领土,也有一小部分人选择进入了秦国与华夏相融。

    再后来,到汉武大帝的时候,朝廷为了削弱羌人的势力,以及断绝他们与匈奴人的联系。特意在河西走廊上,设立了敦煌、酒泉、张掖和武威四郡,也就是现在的凉州四郡,并设立了护羌校尉,尔来三百余年矣。

    现在的护羌校尉,正是前凉州别驾,当今的凉州刺史.邓艾.邓士载。

    曹丕西迁洛阳之后,接受了朝臣们的建议。将往日的凉州一分为二。敦煌、酒泉、张掖和武威四郡独立成为凉州,旧凉州别驾.邓艾担任凉州刺史,兼护羌校尉。东部的陇西,南安,广魏,安定,北地等郡,独立成为雍州,旧凉州刺史迁任雍州刺史,行事如左。

    恐怕邓艾自己都没有想到,只不过区区三年,自己就从从六品的典农功曹,先是变成了从四品的武威郡丞,又到凉州别驾。而且仅仅过了数个月,在新帝继位之后,自己就又摇身一变,成为了护羌校尉.凉州刺史,正三品的封疆大吏。

    最重要的是自己是凉州的刺史,而不是其余各州的刺史,其中厉害邓艾又怎会不知呢?

    自己所在的凉州,准确点来说是“河西走廊”,北面是鲜卑和羯族,南面是羌人和氐族,西面是西域各国,东面不远便是帝国的旧都.长安。

    帝国以及当今的皇帝陛下,对他的期望,不可为不深啊。

    而羌人经过数百年与汉人的杂居、通婚、融合,此时的他们虽然还保持着自己游牧的习惯,但是也会像那中原汉人一样耕地种谷。

    中平元年黄巾贼兵起事以来,羌人趁机恢复实力。如今虽说不比往日的荣光了,可整个部落下来,也有男女老幼三十余万,羌兵五万余人。

    羌人的部落主要集中在,凉州的西部大山之中和高原之上,与北方草原的鲜卑隔川相望。而且多与汉人有商贸往来。常常会拿着自己部落的牦牛皮和牛羊之类的,去跟凉州的汉人置换一些粮食衣物。

    当代的羌人首领,名曰姚士祥,现年三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