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儒士下山

    第三十六章 儒士下山 (第2/3页)

城内“射”出的几支致命的箭羽罢了。

    如今,敌人再想攻城那是别想了,姑臧城本就城高墙厚的,如今又裹上了厚厚的一层冰甲,一般的刀剑更难攻破。最要命的是,城中每天都会有人,定时的往城墙之上泼水,以来加固这层冰甲。

    当然这冰封之法,有利也有弊。

    优点很明显,敌人想要进来,一时半会儿是不可能的了,城内的众人数月以来,在接连不断打退叛军之后,终于可以歇歇了。

    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城里的人也别想出去了,只能坚守待援。只希望,朝廷的援军能够早点儿来吧。

    更何况,无论是草原胡人也好,还是羌族、氐族人也罢,他们只是擅长骑兵冲杀,根本没有攻城的重武器。他们之所以能够拿下那么多城池,一来是仗着自己人多,二来是因为杀了魏军们一个措手不及罢了。

    现如今魏军有所反应和准备之后,他们再想攻破有着强弓劲弩所守卫的城池,可就难了。所以,公孙渊起兵的初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一路下来势如破竹,甚至攻下了夏侯霸所驻守的雁门关。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等到入冬之后,他们南下的攻势自然也就被遏缓了。叛军之中,唯有辽东.公孙渊麾下有攻城的重武器和步卒,其余的胡人几乎清一色的都是骑兵。骑兵在北方草原驰骋的话,还算可以,如今让他们下马攻城,真就有点儿难为他们了。

    朝廷也是考虑到了这些,所以才想着从敌人的薄弱点开始,各个击破。

    而且六十万叛军,看起来声势滔天的,可时间一长,各部之间因为分赃不均,所产生的的间隙也就暴露出来了。

    此时,姑臧城刺史府内。

    身着一袭普通粗麻布衣的一老一少,正在大堂之上对弈,此二人自然也就是那新任凉州刺史.邓艾.邓士载,和率领着一众弟子下山助拳的临松先生.郭瑀.郭元瑜了。

    只见邓艾手持一粒白子,轻轻的放在那道普通的松木棋盘之上,好似自言自语的轻声喃喃道,“我姑臧城,能够得到两个月的喘息之机,还要多谢先生那泼水成冰之法呀。不过此计策虽然妙极,可如今寒冬已然接近尾声,但最多再有一个月,必然就会冰雪消融。不知先生可还有良策教我?”

    可对面的郭瑀并没有直接回答邓艾,而是答非所问的说道,“汉高祖刘邦起身于市井,而且为人略显粗鄙,他起兵反秦之时,已然四十八岁了。

    霸王项羽,乃是昔日楚国名将项燕之后,起兵之时不过才二十八岁。此人身强力壮,骁勇善战,六国仁人志士,投奔他的更是数不胜数。因此,他才能在巨鹿一战,大败章邯,取得天下。

    后来,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更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可最终为什么反而是刘邦取得了天下呢?”

    经过郭瑀这么一点拨,邓艾顿时想明

    (本章未完,请翻页)

    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