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印刷之术冠神州(二)

    第八十七章 印刷之术冠神州(二) (第2/3页)

  乱之后,很快就被钟繇和钟会将叛乱平息了。钟繇按照临行前与曹操所商议的,对蜀地相关人员进行了分封,并将后主刘禅和相关一应人等向东遣送至了许都。其余人等,则依旧让他们担任旧职,有的甚至得到了些许的提拔。

    像向朗这些在野的人士,钟繇以及几人的益州刺史费祎,也曾多次征召,想要让他们再次出山,为朝廷效力。所允诺的官职不可谓不厚重,对他的礼遇不可谓不真诚。可向朗却一直不为所动,也或许是因为他自己早已经看透和厌倦了,这官场和朝堂之中的尔虞我诈了吧。

    但是,向朗毕竟名声在外,蜀地本身读书的士子和出名的人才就少,所以像他这种蜀中为数不多的大文豪,即便是已经致仕了,可依旧少不了各地州郡府衙的征召。

    即便是后来钟繇归朝,升任丞相之后,也一直没有放弃征召向朗。曹丕继位后不久,他更是上书曹丕,封向朗做了谏议大夫,允许他不临朝,不参政,不理事,只是挂个虚职,以安蜀地民心,其实也是为了给日后再次对他进行征召埋下伏笔罢了。

    止到五胡叛乱被平定的黄初三年春,钟繇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之后。他一直忧虑自己身故之后,太学无人照看经营,于是他又想到了远在蜀地的向朗。这一次,他再次亲自书信一封,送到了蜀地,并让益州刺史,也是自己的小儿子钟会,带着书信亲自登门拜访,邀请向朗前来洛阳,担任太学执事。。

    其信中言语诚恳,并且再次的允诺他,此次来京担任太学执事,只需他帮忙处理学院中的事物,教化学院学生和当地百姓即可。这一次,向朗心动了,传扬教化,名垂青史,这是所有读书人一辈子的梦想。

    当钟繇得到了向朗的答复之后,他更是下令钟会,安排所有需要的车马帮助向朗东迁。于是乎,当时已经年过古稀的向朗,又拖家带口的,举族上百人东迁到了洛阳。

    那一日,当向朗到达洛阳之时,丞相钟繇更是亲自到城门之外进行迎接,给足了他面子和尊重。而这一次,向朗也彻底对这位比自己还年长的老人,彻底心悦诚服了。在进入了太学,担任书院二把手的执事之后,向朗更是如鱼得水,仿佛焕发了第二春。丞相钟繇虽然名为太学祭酒,可是真正意义上,处理书院事物的人还是这位向执事。

    因为国子学祭酒管宁,管幼安,常年生活在青州,所以相对而言他比这位向执事在中原之地的名声更响亮一些。可这并不代表,向朗的学问就不行,他只是因为身处蜀地,名声在西川比较显赫罢了。而蜀地与中原之地多有隔绝,除了朝堂之上或者比较名气的士子们知道他之外,其余普通百姓知之甚少罢了。

    这几年向朗在太学的所作所为,更是被众人看在眼里,在他们的心目当中,向朗更是接替太学祭酒的不二人选。而且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丞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