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印刷之术冠神州(三)

    第八十八章 印刷之术冠神州(三) (第2/3页)

镇守呢。

    只是这敦煌太守,得另外找人接替他了,毕竟一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更何况西域之地各项事物繁杂,而且敦煌作为西域东进的帝国首站,更是重中之重非同小可。

    在敦煌太守有了合适的接替人选之时,也就是邓艾东归姑臧城之日了。

    邓艾对改善九品中正制,一直有着很大的意愿和想法。而在与临松先生.郭瑜多次细谈之后,他的心中的思路也越发的清晰了,只是一直苦于没有可以实施的社会基础。再后来,因为建立西域都护府的事情,他心中的那项“大事”便也就被迫暂时搁置了。真正是,困了有人递枕头来了。

    如今有了兴学诏令和这两种印刷之术的加持,想必过不了多久,天下可以读书的士子便会越来越多,不出十年,自己就真正可以实施心中所想了。即便是到时候,自己会粉身碎骨,可也要给后世之人留下这清白坦荡之路。

    能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便万死,又何足道哉?

    想到这里之后,邓艾加快了甄选敦煌太守人选的步伐,争取早日东归。这样才可以更快的推行兴学和印刷之术,也才可以加快实现自己心中的那个理想。

    ......

    此时的益州,刺史钟会已经在年前回洛阳奔丧去了,而且短时间内都不会回来。现如今是当初的益州别驾.吕乂[yi],在行益州刺史事。没错就是当年那个故益州刺史费祎被郭修刺杀之后,前去审问犯人的别驾.吕乂。

    自从费祎、王平以及老将邓芝相继去世之后,他就成为了昔日西蜀旧臣名副其实的领头羊。如今钟会因故东归洛阳,郭淮镇守关中和巴郡,他自然而然也就顺位成了益州刺史,虽然朝廷的诏命还没有下来,但也是迟早的事情。

    也或许是钟会时运不济,这兴学如今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再加上印刷之术的加持,正是收拢蜀地士子之心的大好机会,可他的父亲钟繇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去世了,而他自然也就必须得回家奔丧守孝三年了。

    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对于他也是一件好事,毕竟他如今也才二十六岁,可却已经是镇西将军兼任益州刺史了,难免不会遭受他人的妒忌。而且,这次平息氐[di]族和羌族人的叛乱,若不是他的父亲丞相.钟繇和皇帝.曹丕有意为之,想要缓一下他的上升之路,凭他的功劳,那征西将军的牌子就该是他的,而不是郭淮的。

    如今,借着奔丧守孝的这个事情,他也正好可以避避风头,从众人的视线之中淡化一下,缓和一下暗中别人对他的敌意。

    此时,益州别驾.行刺史事的吕乂正在刺史府的大堂之上,带领着一众人等观看从洛阳诏令,以及相应的雕版、胶泥活字以及印刷之术的论策。众人见之,无不啧啧称奇。

    虽说益州境内经历了氐族的叛乱,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