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兵家教瑜

    第九十六章 兵家教瑜 (第1/3页)

    大魏黄初五年,公元239年,秋,八月。

    中秋节刚过,新任冀州刺史.崔昶[g]轻车简从,便向冀州北部中山郡大山里的赵家屯走去。他此行的目的,是要邀请在野的骁骑游击将军.詹台出山,担任信都书院的兵家教瑜。

    崔昶自然还是知晓厉害的,所以他只是邀请詹台担任书院教瑜,而不是任职冀州的某个官职。毕竟一个连皇帝任命都推辞掉的人,如果自己成功征召了他,这让皇帝和朝廷的脸面往哪里放。

    另外,能够作为国立校馆或者私立书院的教瑜,大部分都是各学派的大家,而这些大家大部分也都是,已经上了年纪的老学究了。而詹台今年,不过才区区二十五岁,却受到如此大的礼遇,自然更多的是因为他自己的能力和昔日在战场上的战绩。

    一个十六岁参军入伍,就能加入斥候营的人,个人的武力和观察力自然不会差。在其后的几年,匈奴虽说气运差了一些,可这个年轻的气运却不是一般的好,当然这也是詹台自己好人有好报。

    先是在建安年间在善无城外,他自己稀里糊涂的被俘虏之后,却并没有向他人那样直接加入汉人的军队,或者返回老家过安生的日子,而是选择留在了故主的身边。

    然后,他就跟着姑夕王.善宾,又稀里糊涂的立下了大功。虽然在沙漠中寻找水源,对于他们这些自幼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而言,或许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这里没有丝毫了解,甚至水源临近断绝的十余万大军而言,却是救了他们的命。

    后来,因为故主强行让他离开,他便又跟着南下的族人们一起去了冀州。

    按理说,像他这种完全可以谋个一官半职的留在军中,而且当时的大将军.曹彰对他已经发出了邀请,可是他却拒绝了。可即便如此,只要他愿意,天下一十四州,洛阳、长安或者其它任何一个大城,他都可以去的,但是他又没有选择,而是随缘的落在了冀州北部,特别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在这个小山村里,他却碰上了那个想让他照顾一生的女孩儿。并在不久后的将来,又阴差阳错的救下了身受重伤的,幽州刺史.毌[guàn]丘俭。

    再后来,他得知了自己的故主姑夕王.善宾被杀害了之后,又阴差阳错的跟着毌丘俭北上上了战场。而一个人的好运要是来的话,那是挡都挡不住的。不久后,他又在战场上生擒活捉了,此次叛乱的魁首辽东太守.公孙渊。

    他也因此,再次进入了皇帝.曹丕,和已经是任城王.曹彰的视线里。再次的遇见他,曹丕和曹彰自然是不想着再错过他,于是便特意把他摘了出来,破格将其册封为了正四品的骁骑游击将军。这一路走来,或许其中有不少是运气使然,可一个人要是没有能力的话,再好的运气又有什么用呢?

    而皇帝曹丕和任城王曹彰如此作为,其实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