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蛙声一片论丰年(四)

    第六十章 蛙声一片论丰年(四) (第1/3页)

    迎着众人期盼解惑的目光,赵似缓缓说道:“做过生意的人,尤其是南货北运,或者北货南运的商贾,最懂得,货品的成本其实不在它本身,而在于贩运它的运输成本,以及需要承担的风险。”

    “盐值钱吗?我朝盐分三种,河东郡解池的颗盐、齐鲁河北两淮沿海的末盐以及四川的井盐。以前盐由官府统收专营,解池颗盐从盐户手里收购价为十文到十五文一斤,转卖给盐商是二十文,再卖到民户手里,从每斤四十文到七十文不等。”

    “末盐收购价从四五文到十五文一斤,卖给盐商是每斤二十文到四十文不等。但是末盐四文收购价是亏本的,属于官府强行收购价,正常收购价应该在十五文。所以现在沿海制盐的多是囚犯或者签派的徭役,产出极低...”

    “这些盐要是再转卖到内陆腹地,盐价最高可涨到一百文到两百文每斤。而官府为了抑制盐价,规定的最高盐价为四百文每斤,现在是两百文每斤。可笑吧。”

    赵似一一数出的数字,让在座的学员大吃一惊。这些繁杂枯燥的数字,官家居然都记在心里?

    “私盐价格是多少?江西郡有报,官盐在其南部州县的售价是四十到五十文一斤,而且质量极差,掺杂泥沙不说,还缺斤少两。岭南南海郡私贩的盐,三十文一斤,质量上乘不说,还买一斤送半斤,折算下来是二十文一斤盐,比官盐便宜了近一半?当然百姓们愿意买私盐。”

    “再告诉大家一个数字,北辽燕京地区,盐价是十文到十五文一斤。这不是私盐,是官盐价格。”

    听到这里,在座的学员一片哗然。

    北辽的盐居然比我们大宋朝的盐还要便宜?难道因为我们大宋朝要比苦寒的契丹富庶,所以物价也贵些?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北辽没有食盐官营,应该是看不上这些盐税吧。”

    众人发出轻笑声。北辽契丹贵族,多半忙着崇佛念经,打猎饮酒,没有工夫管这些琐事。汉官们忙着讨好上司,往自己口袋里扒拉钱,也没有心思去管这些。

    但是北辽没有盐税,盐价低,并不意味着燕京地区的百姓们就过得很幸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