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更惜秋风一帆足(二)

    第一百五十六章 更惜秋风一帆足(二) (第2/3页)

    说到这里,赵似欲言又止。心里还有很多话想讲出来,但是他很清楚,这些话讲出来,在当下而言只是自己的一时宣泄,于事无济。

    他的眼睛盯着常安民,目光复杂凝重。常安民感受到了那份沉重的期盼,缓缓地点了点头。

    赵似欣慰地舒了一口气,继续话题。

    “郡、州、县三级官制改革,河东郡走在前面。作为先锋,应该在乡村一级的改制中,继续勇于探索,敢于尝试。朕今天一看,发现河东在这方面应该摸索出一些经验来了吧。”

    说到这里,他指着黄兴国问道:“乡正是不是一乡的负责人?”

    “是的陛下。乡正是一乡之长,官阶从正八品。其官署为乡公所,为县府派出单位。有乡正一员,主事全乡庶务;乡左两到三员负责户籍、田赋、民政等事宜;乡典即乡警正一员,为该乡治安官,为县警察局派出人员,带领乡派出所。以上皆为官吏,为从正九品。”

    黄兴国解释道。

    “富足的地方设镇,乡公所变为镇公所,乡正变为镇领,乡左变为镇左,乡警正变为镇警正,乡派出所变为镇派出所。其余的如例。”

    “那里正、保正是村长和村治安官?”赵似追问道。

    “是的陛下。这些人不是官吏,不在朝廷吏部官籍之内,只能每年发些津贴。”

    在天启新政里,里正类似村长,以地域环境和聚居情况划分出一个村。少则五十户,多则一百户。

    赵似点了点头,“你们这是在郡州县三级官制中,再加了一级乡镇。”

    黄兴国没有答话,只是把头转向常安民和李复。

    “是的陛下,增设乡镇一级,是李履中提出来的建议。臣觉得不错,就在新绛、曲阳、寿阳等七个县试行。”

    常安民出声答道。

    赵似点了点头,问李复道:“李卿,你是怎么想的?”

    李复四十多岁,儒雅俊逸,只是脸有点黑。

    他落落大方地答道:“回陛下的话,前秦汉年间,县以下有乡、亭、里。乡有三老和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一乡之教化,彷如乡正。有秩或啬夫,主调解纠纷,平断曲直,收赋税,征徭役。游徼,掌巡察盗贼。”

    “亭有亭长,以下设亭父、求盗两卒。里有里正,掌一里百家事;又设里监门,掌一里之监卫。里之下十家为什,五家为伍,相互检查、监督。”

    “但是至前唐,朝廷重州县而轻乡里。我朝沿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