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东海郡守刘汲(二)

    第十八章 东海郡守刘汲(二) (第2/3页)

也是朕一直强调,官员无论几品哪一阶,都要学习。只是很多人觉得自己是饱学之士,以为掌握了经天纬地的大学问,已经不需要学习。真是荒谬!学无止境这一点都不懂,却只懂得夸夸奇谈。”

    赵似话锋一转,转回正题,“直夫,继续说你的想法。”

    “是官家。”刘汲答道,“还有工厂招工,百姓们可以在农余时间入工厂打工,换取报酬...诸如此类种种,只能覆盖一部分百姓,不可能每州每县都有基建工程,也不会都有工厂招工。很大一部分百姓,需要靠自己想办法挣到现钱。”

    “臣到十几个县的乡野实地调查过,百姓们能换钱的物产,无非几种。一是果蔬、鸡鸭等农产品;二是竹筐、竹筒、木器等手工品;三是山林湖泽所获的鱼、兔等野物...这些东西,一部分是自家地里种的养的,还有一部分是从山泽获取的——官家早早颂布恩旨,准允百姓在山泽里有序捕获。”

    按照律法,大宋这些山林湖泽,都是皇帝陛下的。

    “百姓们的这些物产,总要出售了才能换取现钱。臣发现两个问题,一是百姓们没有出售的场所,有时商贩来收购,价格也是压得极低;二是各州县还在沿袭过往陋习,无物不税。百姓们原本获利微薄,还有交一道税,更是雪上加霜。”

    没错,以前的大宋是无物不税——很多史书歌颂宋朝的文化多么灿烂,却从来不去深究这种文化的物质基础来自哪里?

    在此时大宋的生产力条件下,要供养那么多不事生产的官员和士子,供养西北和河北数十上百万的军队,不拼命收税能行吗?

    自己即位后,拼命提高生产力,削减冗员冗兵...相对应地就有余力地降低税赋,让百姓们缓口气。

    “这些税还没有被完全废除啊。”赵似沉吟道。

    政治斗争,有时候是妥协,为了把更重要的举措推行下去,有时候必须做出一些让步,让某些陋习继续延续。

    “是的官家,各县地方上的税收,废除了大部分,但还是有一部分没有废除。如果能废除这些个税,百姓们定会踊跃地贩卖各自的手工品或农副品,多少会获得些收入。”

    “直夫,这也是朕来东南的原因之一。京畿、河南、河东、河北、秦川、齐鲁等郡,地方上所有的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