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见总督一面可不容易

    第一百二十四章 见总督一面可不容易 (第1/3页)

    杨鹤在上任的过程中,心里经过了无数次的变化。

    从最初拿着崇祯皇帝的银子,信心满满,到赶往陕西途中,在一封封求救信里得知陕西局势崩坏的情绪崩溃,再到他得知平山墩有一支强力的兵马,竟然可以屡次大破贼军的欣慰,最后得知楚行竟然能控制四府的稳定,让这位三边总督,有了一种盲目的自信。

    那就是老夫可以解决陕西的匪患。

    尤其是在杨鹤手里多了一份名单的时候,杨鹤更加自信了。

    因为在洪承畴、楚行等人的威慑下,很多人选择了投降。

    这些人包括神一魁、王佐桂、高迎祥、王嘉胤、点灯子、过天星……

    凡是出现在求援信中的义军首领,几乎全都投降了。

    因为谁都没有想到,会在陕西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出现一位人见人爱的散财老童子。

    人家是给大家伙送钱来的,大家伙谁还愿意抵抗?

    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这是浸入中国人骨子里的良好品德。

    所以大家清一色的选择了投降,甚至当时楚行都想着,自己为什么不造反,跟着领一波福利。

    而在这个义军纷纷改旗易帜,选择投降的过程中。

    成就感最强的,自然是杨鹤杨老爷子了。

    到现在,杨鹤老爷都记得,在他的诚心感召下,号称陕西第一悍匪的神一魁选择向自己投降。

    两个人甚至还亲自在关帝庙前,烧了黄纸,起了誓。

    发誓一声要守护大明,再也不造反了,若是造反,不得好死。

    一时间,朝廷都迷糊了,因为谁都觉得够呛的杨鹤真的摆平了西北的危机,西北没有战事了。

    连崇祯都高兴的不行,晚上吃饭的时候,多吃好几碗大米饭,尽管崇祯崇尚节俭,饭菜里没有一点肉。

    他觉得,是自己的睿智和英明,选择了杨鹤,解决了西北这个无比令人头疼的问题。

    一时间,朝廷奔走相告,到处都在宣扬西北平定的喜讯。

    但唯独一个人是无比忧伤的。

    那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