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居于平山墩

    第二百一十章 居于平山墩 (第1/3页)

    「不管如何变化,百姓的口粮绝不能断,军仓、府库要统一调配,如若不够,可以采取些邪门歪道,去购买军粮也好,去沟通晋商也罢,反正本将不想看到百姓饿死。」楚行叮嘱道。

    田见秀点头应下此事,平山墩一切黑活,基本上都是他跟李自成操持,这种事情他倒是很熟悉。

    楚行看向众人,知道大家伙内心复杂,各有不同。

    但是他却没多说什么。

    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能否成功变革,关乎生死。

    若是变革成功,组织便有飞跃的可能性。若是变革失败,组织则会逐渐走向消亡。

    用哲学的概念来说,就是一切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任何组织都要拥抱变化,适应变化。

    当然,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打破固有的模式,将原有的利益重新分配,这便是阻力,因为没有人愿意属于自己的利益被夺走。

    楚行忽然间抛出来的东西,有些复杂,李岩,田见秀等人都开始皱着眉头思索,会议大厅变得有些凝重。

    这些东西,都是楚行根据后世所学,以及综合自己治理的经验总结出来的。

    以王家和李家为代表的世家,现在利益上已经与平山墩高度捆绑,势力虽然依然很强势,但是却总体需要受到平山墩制约。

    而迁徙这种事情,大家族虽然不愿,但是却没有办法。

    楚行坚信,有他的引导,在不久的将来,人才问题,会有一个极大的改善。为了家族的利益,为了在平山墩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他们会派遣更多的家族子弟加入其中。

    尤其是李家,与楚行合作最早,李家之所以隐隐约约有秦地第一家族的趋势,靠得就是楚行的推动,而王家自不必说,王承恩都在军中为将,剩下的小家族,大多数都是当初平山墩周边儿的十几家豪门之家,他们在战争中衰落的更快,更不敢忤逆楚行。

    世家不肯开口,这件事情便算是定下来了。

    楚行所言的都是框架,具体如何实施,肯定要出一个详细的细则,带众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