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踊跃支持

    第二百四十七章 踊跃支持 (第1/3页)

    让楚行真的感动的,还是最早追随楚行的安塞百姓,从商人到百姓,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竟然主动牵头,农会、商会、工会、女会,甚至村长、族长,各方势力的带头人,都开始主动捐款。

    甚至连一些小学的小学生,都将他们往日里父母给他们买肉包子的钱捐出来。

    他们不求任何汇报,也不会去买将军府推出来的债券,他们觉得他们今日的美好生活,都是将军赠予的,所以他们要回馈将军。◥..▃▂

    楚行知道此事之后,他感动之余,肯定不会让大家白白支持,一来以后有什么好的政策,肯定是要紧着安塞来,其次便是命有司将所有捐款人都记录下来,并赠予他们一份价格不菲的债券。

    这便是楚行的投桃报李。

    之余其他州县的百姓,也积极主动的购买债券。

    一来,他们觉得楚行缺钱了,他们得主动帮一把,这种好日子刚过了没多久,不能让楚行因为没钱了,而中断了。

    二来,就是平山墩将军府,在他们看来,比朝廷讲信用多了,没有人觉得楚行会赖账。

    那可是个一言九鼎的男人。

    长久以来,楚行辛苦建立的威信终于开始发挥作用了。

    谁会怀疑一个为了百姓敢拼死而战的将军,会欠他们钱不还呢?要知道大家伙的命可都是将军给救下来的。

    并且将军给了他们房屋,给了他们土地,这才让他们有机会去种田,去工作,积攒下财物。

    榆林。

    这里是昔日的九边重镇之一,一座纯粹的军事要塞。

    既然榆林归楚行管辖,而且是朝廷正儿八经的划在楚行治下,楚行肯定在此地大力发展工商业,然后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同时大肆开垦土地的。

    一来,只有大家都有工作,有一口饭吃,才不会继续生乱。

    二来,只有榆林自己发展起来,才能更有实力,抵抗随时可能产生的战乱。

    吴甡穿着普通文士的衣服,身边儿跟着一种亲随,在榆林正在了解民生。

    楚行可以买通很多人,让他们替自己遮掩,但是同时有很多人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