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凤翔府

    第二百五十七章 凤翔府 (第1/3页)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很多时候个人的利益大于家族的利益,而家族的利益,又是大于国家的利益的。

    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只是没有人愿意承认罢了。

    这也是为何,在每次王朝变更之时,会有那么多汉家儿郎帮着异族,消灭中原朝廷的原因之一。

    当然,像是尤家召开家族会议,商讨加入平山墩体系,这件事情算是个例外。

    因为楚行虽然对待崇祯已经升起了不臣之心,但是毕竟他现在依然是大明的臣子,朝廷也没有公开指责楚行的行为,尤家加入平山墩体系,表面上看起来,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大不了公开宣称,楚行帮助尤世禄镇守宁夏后卫就是了。

    其次,楚行自己本身也是汉人,而且内心是完全的保守派,虽然表面上喊着各民族平等,但是实际上,是真心实意终于华夏文明的。

    所以哪怕是尤家跟楚行走上了对抗朝廷的道路,也不会留下什么千古骂名,大家不至于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其实,不仅仅是尤家,在楚行扩军,席卷陕西之时,各世家都在积极的应对之中。

    军中子弟,便直接抛出去,哪怕是从小卒做起,也要入伍参军,跟着平山墩四处征战,训练士卒。

    而读书的儿郎们,就直接派到楚行治下,去学习如何处理政务。

    如今楚行手下人才稀缺,但凡是有些本领的,很容易便能在文官团队之中脱颖而出。至于那些未成年的孩子,世家也有他的打算。

    那就是直接派到学堂去读书,在他们看来,各种知识,知识一种敲门砖。

    至于具体学习什么,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何打开晋升之门。

    这些狡猾的世家,很多都经历了一二百年,几代人的传承,他们早就掌握了家族繁盛的秘密。

    当他们发现,他们没法跟强权斗争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顺从,加入到强权之中。

    家族之事有了结果,尤世禄立刻将族中子弟一个个叫来,分别嘱咐,「既然我们尤家效忠于平山墩,尔等便立刻动身,安排你们做什么,你们便立刻做什么,不许有丝毫犹豫。」

    听到这话,族中子弟一个个立刻兴奋起来。

    「哈哈,终于可以打痛快仗了,这几年在朝廷手底下,真的是过得生不如死的日子,要钱没钱,要粮没粮,也不知道崇祯爷是怎么想的,整天净琢磨怎么差饿兵打仗。」

    「对啊,听说平山墩富得很,有数不清的战马,若是有幸做了骑军,纵横在华夏大地之上,亦或是北击大漠,何其畅快啊。」

    至于尤家的一些长辈,则忽然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略带犹豫的说道:「你们说,咱们尤家在西北这上百年来,也积攒了不少的人脉和声望,是否可以学习一下楚行,为人家做事,终究不如自己做事,得到的好处多。」

    尤翟文立刻瞠目结舌,「您是嫌弃咱们尤家灭亡的慢吗?即便是咱们尤家在西北小有声望,跟其他世家比起来,又有多大的优势呢?而且,楚参将之所以有今日,是因为其钱粮和人口无数,咱们尤家拿什么跟人家竞争呢?」

    尤家的长辈闻言,一脸的不解道:「为何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积攒这么多的人口和财富呢?」

    尤翟文说道:「这事情说起来太复杂,小辈一时间也解释不清楚,只知道平山墩治下,有许多作坊,这些作坊可以用日进千金来形容,而且这些作坊几乎都是从杨鹤执政西北时,便已经开始营业了。」

    「此外,平山墩还有大量开垦出来的土地,以及高产作物。」

    尤家长辈明白了,人家是蓄谋已久,而且楚行是真的有才华,

    自家比不过,便不再多言语了。

    就如尤翟文所言,虽然西北的世家都很眼红楚行今日的局面,但是大家也都清楚,这东西眼馋没用。

    因为现在时局不一样了,想要做成人家的事情,也没有希望了。

    如今时局崩坏的过于严重了,大家哪怕有野心,也要考虑下安全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