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成为昌平君后,公子扶苏成团宠了(一)

    第四百一十七章成为昌平君后,公子扶苏成团宠了(一) (第1/3页)

    (一)

    生于秦,长于秦,血脉里流淌的是楚国芈姓熊氏的血。

    秦人乎?

    楚人乎?

    秦也好,楚也罢,一统天下的理想不该忘。

    ——昌平君

    咸阳宫,弥漫着喜气。

    「宣燕使者觐见。」

    「宣燕使者觐见。」

    九宾上下相传,声势威严激昂的高呼声此起彼伏。

    「燕国请降仪使荆轲,进献樊於期头颅和督亢地图,以示诚意,与大秦修和。」

    荪歌刚刚回神,还来不及接收新身份,就不得已应对面前的危局。

    她这次又穿成了谁,暂且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个节点。

    可真刺激啊!

    荪歌不着痕迹的抬头,好巧不巧撞入了一双不怒自威的幽深眼眸。

    坏了!

    本想偷偷看两眼,不曾想就在大老板的眼皮子底下。

    所以?

    百官之首?

    她站的这个位置实在是妙啊。

    妙不可言。

    终于不是宦官了,这是她多年积德行善吃香喝辣该得的。

    正值盛年的秦王嬴政,简直就是威严和俊美并存。

    但很显然,此刻的秦王嬴政眼眸里是蕴着矜傲霸气和欢喜的。

    为了接见代表燕王前来向秦国投降的荆轲和秦舞阳,秦王嬴政着礼服,设九宾之礼。

    九宾之礼原是周天子专用来接待天下诸侯的重礼,周王室衰微诸侯称霸后,周礼名存实亡。

    天子专用的「九宾之礼」也就丧失了原本的独有性,逐渐演变为诸侯国接见外来使者的最高外交礼节。

    可偏偏是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仪式,最后演变成了一场闹剧,险些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大名鼎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短短几瞬,传闻中十三岁当街杀人勇士秦舞阳抖如筛糠面若土色,被留于殿外,荆轲双手捧着装着樊於期头颅的盒子和装着督亢地图的匣子,神色平静又谦卑的踏入了大殿。

    荪歌偷偷打量着荆轲这位年近四十,即将名垂青史的刺客。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了曹沫手执匕首劫持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