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青登晋升!增禄250石!赐宝甲一副!【5000】

    第113章 青登晋升!增禄250石!赐宝甲一副!【5000】 (第2/3页)

    那些适才被嚣张份子的“绝望狂吠”给吓到的人们见状,纷纷松一口气,然后迅速壮起胆子地重新拎起泥沙、烂菜叶等物,继续一边欢声笑语,一边将手里的物事奋力砸向竹笼,砸向不日就要被审判定罪的丧家犬们。

    讨伐军今日的班师,引发了极大的反响——称之为“江户全城震动”,丝毫不为过。

    从各个城町赶来观看青登等人的凯旋英姿的民众愈来愈多,观者如堵、水泄不通,已快超过街道的承载极限。

    并没有料到讨伐军竟会如此受欢迎的奉行所,对此状始料未及。为避免出现踩踏事件等意外,连忙从周边的自身番紧急抽调更多的人手前往现场维持秩序。

    为何会如此……主要是有2点原因——

    其一,讨伐军的此趟西征,赢得很漂亮,赢得很让人扬眉吐气。

    从部队开拔到凯旋,总时长满打满算也不足一个月。

    剔除掉行军、整军的时间,用于战斗的日子总计只有2天——1天用于拔除山道上的关卡,1天用于对山寨发动总攻击。

    在只有300兵力的情况下,仅用2日时间就荡平了人数超过200、坐拥绝佳地利的山匪……用时也好,斩级数也罢,最终成果都令人咋舌。

    自“黑船事件”以来,江户的百姓们已许久未曾听闻“军事胜利”的消息,因此自然感到心情振奋。

    虽然此次的军事胜利,只不过是打赢了一群山匪,战役规模也不大,但这也足以给听惯了各种糟糕消息的江户百姓们带去些许慰藉。

    至于其二……理由就比较玩味了:讨伐军里有橘青登——说得更准确一些,是有又立下不赏之功的橘青登。

    在部队还在稻和村休整时,队士们是如何于短短两日之内将相马众杀得屁滚尿流的……尤其是青登的英勇事迹,就已经开始在江户的市井间流传。

    这个时代的消息传播,有时候就是这么地诡异。

    如今被人们尊称为“仁王”的青登,本就是江户时下母庸置疑的大明星,拥簇者无数。

    直至现在,仍有不少人在茶余饭后讨论青登几个月前的“孤身直冲居留地,独战讨夷组”的壮举。

    结果,在上一波热度还未消退的情况下,青登硬是凭着自己踔绝的实力又炒起了一波新的热度!

    攻击城池与敌方精心构筑的关隘,是对人勇气、实力和运气的三重考验。

    因此自古以来,无论是哪个国家,“先登”都是一等一的大功。

    回顾讨伐军对相马众的整场作战,不管是最开始的“关卡攻防战”,还是最后的“山寨总决战”,第一个闯过关门、杀进敌阵的人,都是青登。

    也就是说——青登在短短2日的时间里,连立3次先登之功……

    与此同时,他还在战役的最后阶段,亲率麾下将士夺路追击,将贼酋横仓启之介的首级给带了回来。

    3次先登+斩帅夺旗……这功绩已经大到足使听者怀疑自己耳朵是不是出问题了的地步。

    青登又双叒出名了。

    那种所向披靡、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少年英雄,一向更惹人青睐。所以人们才常一厢情愿地将赵子龙美化成白面无须的英俊小生。

    而青登的个人形象,就很符合老百姓们的这种口味——年轻、长相不赖、实力强劲。

    于是乎,在西征一役后人气再度高涨的青登,在街道上、在进城的途中,自然而然地吸引到最多的视线与讨论度。

    此时此刻,正骑着一匹黑色战马,与我孙子、金泽忠辅一块儿行进在队列最前端的青登,自刚才起就一直面挂僵硬的微笑。

    “啊,找到了!看!他就是‘仁王’橘青登!”

    “长得真高啊……”

    “感觉他看上去完全没有剑豪的风范啊,那种武道达人不应该都是长得五大三粗的吗?”

    “据说他一个人就杀了50多个山贼啊!”

    ……

    这样子的话语,这样子的言论,青登一路上已不知听过多少回了……

    民众的想象力与造谣的能力,一如既往的厉害。

    整场西征下来,死在青登剑下的山贼,撑死了也就30来人。

    结果三人成虎、以讹传讹,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数字就膨胀到了50……

    换做是以往,在听到人们传出这么离谱的谣言时,青登还会试着抗拒一二。

    但如今,他已经放弃了“挣扎”——仅凭他的一己之力,哪可能堵得住悠悠众生之口呢?

    青登此时的心态,已经是这样子的形状了:

    只要别传出“橘青登是众道之人”、“橘青登喜欢逛吉原”之类的离谱蜚语,就任由百姓们去讲吧!

    】

    虽说青登早就习惯了这种“在街头上被他人认出”、“被他人指指点点”的感觉,但这种骑着马,像“个人巡回展览”一样地在街上漫步,供路人们观瞧,尚属首例。

    莫名地有种奇怪的羞耻感……

    更奇怪的是——青登对这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