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新选组的枪炮部队的人才市场!【5200】

    第39章 新选组的枪炮部队的人才市场!【5200】 (第2/3页)

对战中掉链子,他顺利地击断了桃井春藏的竹剑。

    桃井春藏眨了眨眼,讶异地望着手里仅剩的半截断刃。

    落败的现实并未给他的表情染上分毫的阴霾。

    “……漂亮!”

    桃井春藏直起腰身,面露明朗的笑容,表情坦荡地高声宣布道:

    “我输了!”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不掺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冰冷机械音在青登的脑海里如期而至:

    【叮!扫描到天赋】

    【成功复制天赋:“鹤发童颜+5”】

    【天赋介绍:不易显老】

    ——辅助型天赋吗……

    青登将天赋划为两类。

    其一是有助于战斗的“战斗型天赋”,“九牛二虎”、“神速+5”便属此类。

    其二是有利于生活的“辅助型天赋”,典型代表就是“莺啼”、“酒豪+2”、以及新获得的这个“鹤发童颜+5”。

    当然,这样的分类法比较粗糙。

    毕竟有很多天赋既能算是“战斗型天赋”,又能算是“辅助型天赋”。比如“聚神”、“左右互搏”。

    虽然没能复制到自己目前最想要的强化身体机能的天赋,让青登略感遗憾,但是这种间接强化颜值的天赋,倒也不错。

    有谁会嫌自己的颜值低呢?尤其是对一个立志取佐那子、木下舞、总司这种等级的美人的青登而言。

    从二人的对战开始,再到桃井春藏落败,拢共只过去了5分钟多一点的时间……

    仅仅5分钟的时间,名震天下的“位之桃井”就败北了……

    面对摆在眼前的此项事实,士学馆的学徒们神情各异。

    或诧异,或感慨,或彷徨。

    但更多的,是愈发汹涌澎湃的战意。

    只见为数不少的人像是长了跳蚤一样,时而耸耸肩,时而动动脚,一副随时准备跳起来的模样。

    青登见状,心里不免觉得好笑:

    ——明明是以优雅著称的剑术流派,怎么都跟示现流的学徒似的,一个比一个好战……

    暗慨过后,青登以剑拄地,环视身周众人。

    “你们不是想跟我对战吗?现在,尽管上吧!”

    ——我要薅个痛快。

    青登默默地在心里补上后半句。

    此言一出,全场顿时沸腾。

    “仁王阁下,请赐教!”

    “吾乃士学馆次席,吉川春代!”

    “仁王阁下!望请多多指教!”

    学徒们气势汹汹地站起身,像极了雨后冒头的春笋。

    如此情景,使青登的嘴角挂起一抹浅浅的笑意。

    他翻动右腕,将原本拄地的竹剑切换回正握。

    “放马过来!”

    向气势如虹的对手,致以威风凛凛的迎击。

    ……

    ……

    江户,“三大道场”之一的练兵馆——

    “仁王阁下,好久不见了。”

    一抹苍老、慈祥的微笑,在青登的视野里展开。

    青登的颊间泛起苦笑。

    “斋藤先生,他人唤我为‘仁王阁下’,那也就罢了,您老人家也管我叫‘仁王阁下’……岂非折煞我也?”

    斋藤弥九郎的这句“好久不见”……还真没有说错。

    二人的上次相见,还得追溯回2年前,试卫馆和玄武观的红白合战……即青登与总司相互配合,使出各自的大招——“流光”与“平青眼三段突”,艰难战胜千叶道三郎的那一役。

    以会津藩藩主所举办的“剑术大赛”为契机,斋藤弥九郎初识青登。

    年仅18就开“势”……青登的此项壮举,引起了斋藤弥九郎的强烈兴趣。

    因此,当闻悉试卫馆和玄武观将要展开红白合战,青登也要参与时,他兴致勃勃地赶赴观战。

    是时,他还带上了其麾下的道场塾头——一个名叫“桂小五郎”的长州藩藩士。

    时过境迁,桂小五郎已离开江户,返回故土,并且就此了无音讯。

    倒是斋藤弥九郎仍一成不变,尤其是他的那对眼睛,依然神采飞扬,毫无老态。

    青登算是发现了,像桐生老板、牧村老大爷、斋藤弥九郎这样的人老心不老、精气神健朗得诡异的老人家,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眼睛都很亮,仿佛有不灭的烛火寄宿在他们的眸中深处。

    绝大部分的老人……尤其是在饮食不健全、医疗不发达、卫生理念欠缺、40岁就能自称“老夫”的时代里,当人上了年纪时,眼里总会多出一股说好听点是“乐天知命”,说难听点就是“丧失冲劲”的暮气。

    实话讲,青登很尊敬、同时也很羡慕斋藤弥九郎这样的生活态度。

    他希望等自己年老了之后,也能像斋藤弥九郎一样老骥伏枥。

    论年纪,今年已65岁的斋藤弥九郎是江户目前仍存活于世的、年数最高的大剑豪之一。

    “三大道场”的三位头牌——“技之千叶”千叶荣次郎、“力之斋藤”斋藤弥九郎、“位之桃井”桃井春藏——三人中,就数这位老者最富传奇色彩。

    宽政十年(1798),斋藤弥九郎出生在越中的一个贫穷的乡士之家。

    13岁时,在一个油作坊里帮工。

    15岁时也不知是脑子里的哪条神经抽了,突然想当个伟大的学者,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一路帮人搬运行李挣饭吃,经过长途跋涉,好不容易到了江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