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青登的新迷妹!被京都第一美人勾引的青登!【4800】

    第96章 青登的新迷妹!被京都第一美人勾引的青登!【4800】 (第2/3页)

不会让人觉得丑陋、可怕,反而给人以适宜、美丽之感。

    除了花容玉貌、冰肌玉骨之外,其穿扮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

    靠吸引男人来吃饭的艺伎、游女,算得上是江户时代的模特、明星、最擅打扮的人。

    时下流行的丸髻、胜山髻、兵库髻等发型,其滥觞都可追溯至曾经独领风骚的艺伎、游女们。

    不夸张的说,那些当红的艺伎、游女们每更换一次服饰、发型,都会引起新的时尚潮流,引得万千女子争相效仿。

    也不知是不是有着“祇园的头牌艺伎”的身份加持,所以够格穿戴高级服饰的缘故,紫阳的扮相极其优雅、艳丽。

    绣有竹叶的绚丽夺目的绿色振袖、非常活泼且充满生命力的鹅黄色腰带、身后的浅蓝色垂带款摆。

    落及脚踝的衣摆之下,是脚背饱满、脚趾晶莹得犹如白玉的一双裸足,趾甲修剪得整整齐齐,不仅非常白嫩,而且找不到半点死皮,实在是好看极了!让人强烈怀疑她到底有没有用这双小脚来走路。

    要不然,一双时常用来走路的脚,怎会生得如此娇嫩、诱人?

    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位即使是与佐那子和天璋院相比,也毫不逊色的绝色美人!

    青登算是理解能势良弼等人这么推崇紫阳的原因了。

    在她的身上。出水芙蓉、天生丽质等成语得到了最佳的诠释。

    先前入场的、跪坐在宴厅两侧、仍在恭迎紫阳的那32位艺伎都被狠狠地比了下去。

    在她的面前,这些仅仅只是颇有姿色的女人,实在是不值一提。

    只不过,京都第一美人虽使人惊艳,但在青登眼里,终究还是江户第一美人更胜一筹。

    他甚至觉得天璋院、木下舞和总司都比紫阳要美!

    一方面是因为爱屋及乌之下,青登在看待佐那子、木下舞和总司时,总有特殊滤镜的加持。

    另一方面,则是出于个人偏好的缘故。

    只见紫阳的胸脯部分直直挺挺的,就像塞了块铁板似的,完全没有半点弧度。

    虽然女式和服有着掩饰身材的功能,穿上它后B变成A、C变成B、D变成C。

    但是反过来说,只要“规模”够大,区区的一件衣服根本就束缚不了你。

    佐那子、天璋院和木下舞便是如此——至于总司,青登从未见过她穿女装的样子,所以暂且不论。

    她们皆为波涛汹涌之人,即使是穿上版型最好的和服,其熊熊的存在感也依旧强大得犹如黑洞,足以将所有人的视线都给吸引过来。

    她们不仅将和服的衣襟撑得满满当当、弧线圆润,而且因为南半球搭在腰带上,所以更显色气了。

    【注·女式和服的腰带是很宽大的,是包住整个肚子的,所以佐那子等人并没有下垂到腰间】

    反观紫阳——大A特A。

    青登觉得自己若是穿上女式和服,其胸口所撑出来的线条,搞不好比紫阳的还要显眼。

    可想而知,她的“规模”一定不怎么样。

    青登从不认为自己是巨乳控——他只不过是对巨乳抱有强烈的兴趣!

    这个时候,其身旁的再度开口的松平容保,将青登的思绪拉回现实。

    “紫阳小姐,请起舞吧,就让我们领略一下祇园的头牌艺伎的绝代风华!”

    紫阳嫣然一笑。

    “肥后大人,您的盛赞于奴家而言,实在是愧不敢当!请诸位大人放心!不论是什么样的宴会、什么样的场合,只要乐声响起,奴家自会全力以赴!绝不使宾客败兴而归!”

    ……

    ……

    紫阳手持纸扇,玉立在宴厅的正中央。

    一名怀抱三味线的地方端坐在她的侧后方。

    “地方”指艺舞伎中负责弹奏三味线、演唱歌曲的女性。她们不梳发髻、不施厚重脂粉,穿着朴素的和服。

    据紫阳的介绍,她接下来将表演的舞蹈,是在祇园最具代表性、非常经典的艺伎舞:《祇园小调》。

    做好准备的紫阳侧过螓首,朝身后的地方使了个眼神。

    地方颔首回应,然后翻动右手中的拨子,轻揉琴弦,袅袅乐声旋即响起。

    轻快舒畅的旋律,犹如行云流水一般,舒缓悠扬地飘散开来。

    这位地方的琴艺相当高超,在她的巧妙拨弦下,美妙的音符在宴厅里游走、缭绕,像极了落入玉盘的大大小小的晶莹珠子,像极了叮咚作响的潺潺溪流。

    紫阳迎合着乐声,款摆着腰肢,翩翩起舞。

    刹那间,继紫阳现身之后,全场的呼吸声又一次地停了下来。

    青登对于艺伎舞并不感陌生。

    他此前在江户的高级料亭、某权贵的私人宴会等各式场合里,多次见过艺伎的表演。

    平心而论,他并不是很喜欢艺伎的歌舞。

    在他看来,艺伎的歌舞表演实在是太舒缓、太慢节奏了,看多了会让他很想睡觉——直至此时此刻,他的这番想法才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