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与萨英战争!【4500】

    第100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与萨英战争!【4500】 (第3/3页)

地为尊王攘夷运动奔走。

    西乡吉之助的活跃引起了幕府的注意。

    因此,当井伊直弼发起“安政大狱”时,他自然而然地成了取缔对象之一。

    为了保护西乡吉之助不受幕府的追究,藩厅假意判处其流刑,将他流放到奄美大岛,实则是变相地保护他,让他前往外地,暂避风头——这一避便是3年。

    去年,即文久二年(1862),他在已握藩中大权的大久保一藏的斡旋下获得赦免,重返萨摩藩。

    根据种种迹象,不难看出:岛津久光是很欣赏才华过人的西乡吉之助的。

    然而……他们俩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以一语概括之——岛津久光是公武合体派的,而西乡吉之助则是尊王攘夷派的。

    西乡吉之助虽是尊攘思想的坚定支持者,但他与长州藩的那群疯狗不一样。

    在他看来,夷是肯定要攘的,但绝非是用武士刀去跟人家的蒸汽战舰、克虏格大炮和加特林机枪硬拼。

    而是开放国门,学习外国的先进知识和技术,等自己这边也拥有蒸汽战舰、克虏格大炮和加特林机枪后,再循序渐进地驱逐夷狄。

    即所谓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因此,西乡吉之助的主张十分明确,并且贯穿始终,那就是“合纵连横”,即由朝廷与幕府,加上强大大名及其重臣,建立举国一致体制,弥合“开国”和“攘夷”之间的对立。

    与此相对,岛津久光意在促成朝廷、幕府和萨摩藩领导的“公武合体”,试图让“开国”成为国家大政方针,至于“攘夷”则不在他的政治版图之内。

    思想理念上的巨大差异,使得二人相看两厌。

    然而,出于西乡吉之助在藩内拥有崇高的人望,以及他的才干确实过人等缘故,岛津久光最终还是选择了重用他。

    大久保一藏精通政治,西乡吉之助长于军事。

    于是,岛津久光将大久保一藏留在藩内理政,派西乡吉之助坐镇京都,让他指挥目前驻守在京都的萨摩军。

    ……

    ……

    “目前驻守在京都的萨摩军约有1700人,至于长州军的兵力则在1500上下。我们这边只有会津军1000人、新选组100人……”

    松平容保的话音甫落,青登便耸了耸肩,半开玩笑道:

    “兵力相差悬殊啊……”

    松平容保莞尔:

    “确实如此。总体而言,萨摩军的实力最强。只不过,为了准备与英吉利国的战争,萨摩军随时都有可能撤离京都。”

    青登挑了下眉,口中呢喃:

    “‘生麦事变’吗……”

    文久二年(1862)9月14日,四个英国人在生麦村的东海道上骑马走。

    他们中有一个往返横滨和上海的商人查理斯·理察逊、他的店员克拉克、以及一对英国商人马歇尔夫妻。

    在路上,他们遇到了提兵亲上江户、迫使幕府应允“设置五大老,扶持一桥庆喜和松平春岳”等条件、正在归国途中的岛津久光及其部队。

    按照江户时代的惯例,平民如遇到大名的队列,须下跪及退让,可是四个英国人无论如何也不肯,而这被认为是对大名的无礼行径。

    其间,马歇尔夫人的马突然受惊冲入队列,岛津卫队的奈良原喜立刻拔出了刀,砍伤了查理斯,紧接上来的卫士将他乱刀砍死兵重伤了其他两位,只有马歇尔夫人没有受伤。

    事件发生后,英吉利国要求幕府、萨摩藩惩处凶犯和支付赔偿费。

    虽然整起事件都与幕府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知晓英国厉害的幕府,还是支付了赔偿费十万英镑。

    然而,肇事者萨摩藩却拒绝英国的要求。

    打遍天下无敌手、横行霸道惯了的英国,哪可能忍得下这口恶气?

    一时间,战云弥补,火药味浓烈。

    明眼人都能看出:倘若萨摩藩始终不肯服软的话,那么萨英之间必有一战!

    *******

    *******

    求月票!求推荐票!(豹头痛哭.jpg)

    桂小五郎的初次登场在第2卷的第29章的末尾;高杉晋作的初次登场在第2卷的第85章。

    岛津齐彬已经挂了,所以对于萨摩阵营,大家只需牢牢记住掌军事的西乡吉之助和掌政治的大久保一藏即可。

    PS:本章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史实,只有以下段落是豹豹子的原创——

    西乡吉之助在结束第一次的流放后不久,便因治国理念与岛津久光起冲突而遭受第二次流放。

    也就是说,在本书当前的时间线里(1863年的年初),他压根儿就没可能掌控驻守京都的萨摩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