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建设新军!练兵开始!仁王降临我身边!【4300】

    第103章 建设新军!练兵开始!仁王降临我身边!【4300】 (第2/3页)

中嘟囔。

    “仁王大人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练兵呢?”

    走在岛田魁前头的那人耸了耸肩,以满不在乎的口吻说:

    “还能怎样?无非就是锤炼身体、精进武艺、以及教我们如何排列阵型。”

    某人接过话头:

    “我比较在意的是:仁王大人将会采用哪一流派的兵法呢?倘若是甲州流便好了,这世间没有比其还要强大的兵法了!”

    又一人加入对话:

    “嘿,瞧你这话说的!我这个山鹿流兵法的传人可没法苟同啊!甲州流兵法虽强,但我山鹿流兵法亦是不遑多让!”

    元和元年(1615),德川家康扫平群雄,日本就此进入安稳的和平之世后,人们纷纷总结、研究战国时代的战争经验,军事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兴旺景象。

    各式各样的流派,让人眼花缭乱。

    在这诸多的流派中,颇有名气的便有甲州流兵法、北菜流兵法、越后流兵法、山鹿流兵法、长沼流兵法、风山流兵法、合传流兵法——以上七家便是最为世人所熟知的“七大兵家”。

    其中,流传最广、最受推崇的流派,当属甲州流兵法。

    战国时代的被誉为“甲州之虎”的武田信玄以《孙子兵法》为思想基础,创制了甲州流兵法。

    德川家康非常推崇甲州流兵法,其曾被确立为德川军的正式兵学、指战思想。

    相传,这是因为武田信玄曾将德川家康打出心理阴影。

    在元龟三年(1573)的三方原合战中,御驾亲征的武田信玄打得德川家康喷屎——真正意义上的喷屎。

    大败亏输的德川家康在仓皇跑路时,因惊吓过度而在马鞍上脱粪,拉了一裤子,传为笑谈。

    战国时代结束后,著名军事学家、甲州流派的创始人之一的小幡景宪根据武田家的老臣高坂弹正等人的遗稿,加上自己的研究体会编纂成《甲阳军鉴》一书。

    该书一经问世便引起巨大的轰动,甲州流兵法就此发扬光大。

    此后,《甲阳军鉴》被誉为“日本第一兵书”,而甲州流兵法也被冠以“日本第一兵学”的美称,直至今日。

    这个时候,岛田魁咧了咧嘴,露出健康的牙齿。

    “甲州流也好,山鹿流也罢,甭管仁王大人是哪一兵法流派的拥趸,我们只管努力训练、毫不懈怠地精进自身便是!”

    说到这,他停了一停,继而换上斗志满满的表情:

    “让所有人都见识一下咱一番队的厉害!”

    此言一出,顿时引来附和连连。

    岛田魁,生于文政十一年(1828),今年35岁。

    他出身在美浓大垣藩的一个普通武士家庭,原姓近藤,是家里的次男。

    父亲因职务过失而切腹谢罪,不久后母亲也过早地离开人世。

    失去双亲的岛田魁自幼就分别由母亲的亲戚半绳家与川岛家收养。

    他从小便展现出优越的剑术才能。

    后来,他为了精进剑术而远赴江户,入门心形刀流坪内主马的门下,剑术大有长进。

    起初,他入赘成为商人丹波屋定七方的女婿,但因为他后来在名古屋城的御前试合里比试剑术时,受到大垣藩岛田才的赏识,故被收为岛田家的养子并继任岛田家。

    35岁……在江户时代,这已是即使抱了孙子也不足为奇的年纪。

    然而,岛田魁却尚未成家。

    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一诗句来形容他的话,可能稍显夸张。

    但有一点是确信的——他心中的雄心壮志,并未因年岁的增长而磨损分毫!

    就跟无数热血澎湃的少年郎一样,岛田魁同样心怀“凭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功名但在马上取”的梦想。

    为了实现自己的满腔饱负,他一边潜心修炼剑术,一边默默等待大显身手的机会。

    就这样——他等来了新选组的征兵。

    在得知新选组是由仁王统领的、将即刻奔赴京畿前线的战斗部队后,他不带半分踌躇地前去应征。

    凭着磨炼了将近三十年的优异剑术,他被编入精锐云集、战斗力最强的一番队——这让他既感骄傲,又觉得意。

    2月1日,新选组正式上洛的那一天,岛田魁暗下决心:一定要爬上新选组的高位!一定要在仁王大人的麾下闯出一番名堂!一定要让自己的名字永刻在青史上!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