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新选组的军服和新装备到货!浅葱色羽织!【4200】

    第144章 新选组的军服和新装备到货!浅葱色羽织!【4200】 (第2/3页)

个出入口的巷道。】

    【注·辻子:有2个及以上的出入口,连接两条主路的小道。】

    其中不乏那种只能容纳2人并肩通行的羊肠鸟道。

    更有甚者,狭窄得在孤身走进去后,连转身都很困难。

    到处都是一夫当关的险要地形……在这样的情势里,很难动用人海战术。

    两军交锋时,敌方只要派出一员身手高超的猛将,堵住关键的要冲——比如巷口、长屋的大门——就能让百万大军进不能进、退不能退。

    现在已经不是剑的时代了,并不需要顶盔掼甲的古典军队。

    去研究甲州流兵法、越后流兵法这样老掉牙的东西,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让将士们去训练八卦阵、鹤翼阵等理应被扫进历史垃圾桶里的破烂玩意儿,更是毫无意义。

    只不过,保留一支擅舞刀剑的近战部队,还是挺有必要的。

    时下的枪支虽已称霸战场,但其射速仍很缓慢,精度也不够,打完一发就要花很长的时间去重新装弹,并不适用于作战节奏很快的巷战。

    更何况,在人口众多、宜居土地又极其稀少的日本,其城镇面貌基本都复杂得可怕。

    在那些窄巷密室里,连打刀都难以施展开来,这样就更不适合派火枪手来打巷战了。

    因此,考虑到现实需要以及日本当下的国情,打从一开始,青登就计划着建立四支各司其职、分别负责不同战场的部队。

    其一是负责巷战的近战部队,即现在的拔刀队。

    其二是在野战中拉开「排队枪毙」的阵势,向敌军倾泻暴雨一样的弹丸的火枪队。

    其三是「大炮开兮轰他娘」的火炮部队。

    火炮乃战场的「女武神」。

    即使是在21世纪,火炮依然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恐怖存在。

    不夸张的说,自15世纪以来,火炮数量的多寡、火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局的发展。

    所以,青登早就下定决心: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搞出火炮队!

    最后,便是负责探查敌情、以及在野外追歼敌人的骑兵队。

    虽然刀剑落寞了,但是骑兵仍然在战场上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

    不论是战场侦查,还是追歼敌军,都需要用到灵活、高机动的骑兵。

    在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兰西的胸甲骑兵就曾让整个欧陆闻风丧胆。

    侵掠如火的刀手、悍不畏死的线列步兵、震天撼地的火炮手、动如雷霆的骑兵……若能拥有这4支部队,莫说是镇守京畿了,青登都觉得自己可以扫清六合、席卷八荒!直上御所,向那天皇老儿问上一句:「兵强马壮者,可为天子乎?」

    遗憾的是……后三者都是一张口就能吞掉半座金山的极难伺候的主儿。

    眼下的财力尚不充裕,而且尚未找到购置火器和战马的合适渠道。

    也就是说,线列步兵、大炮和军马,暂时是指望不上了……

    在青登的规划里,拔刀队只要能够打好巷战就够了。

    在这样的建军思路下,拔刀队的日常训练一直是围绕着「如何打好巷战」来展开的。

    所以,拔刀队的将士们并不需要练习什么别的内容了,只要专攻「鸳鸯阵」就行了!

    想当初,在思考「如何用最快的速度来提升新选组的战斗力」的时候,青登思来想去,赫然发现:「鸳鸯阵」和京都战场……不,和日本当前的城镇作战,真是要有多匹配就有多匹配!

    狭窄的地形、对手基本都是一些舞刀弄剑的「倭寇」……用「鸳鸯阵」来打日本人,这也算是重回怀旧服了。

    除非是碰上总司、永仓新八、斋藤一这样的人形高达,否则用「鸳鸯阵」来打击尊攘志士,绝对是一打一个准!

    当然,将戚继光的「鸳鸯阵」完全照搬过来,肯定是不行的。

    要搞「充满新选组特色的鸳鸯阵」!

    原版的「鸳鸯阵」是以11人为一队——用这样的编制来打巷战,未免显得臃肿、不灵活,转个街角都转不利索。

    于是乎,青登将人数削减到5人。

    只保留1个负责指挥的队长、1个正面攻敌的长枪手、1个掩护队友的盾牌手、2个保护侧翼的刀手。

    京都周边没有适合做成狼筅的竹子,所以也舍弃了狼筅,只留下长枪手。

    虽是残缺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