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后宫的隐藏BOSS【5000】

    第185章 后宫的隐藏BOSS【5000】 (第1/3页)

    100万两金……这是多么恐怖的数字啊!

    饶是现在已经掌握生财之道的青登,也得费上许多时日才能攒下这么大的一笔钱。

    在得知幕府打算动用100万两金来上洛后,青登先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然后因极度的震愕而瞪大双眼,僵立在原地,久久说不出话来。

    用100万金来充当上洛的路费……有没有搞错啊!

    想当初,新选组草创之时,所得之军费只有区区的3000两金。

    为了筹集军费,他冥思苦想,费了好大一番工夫才总算是渡过了财政难关。

    你们仅仅只是走一趟东海街道,又不是要跨山渡海,东海街道是一条平坦的大道,沿途还有许多宿站可供补给,结果这都要花掉他妈100万两金!而且这笔钱只包括去程,并不包括返程!

    有这个钱,干什么不好?

    你们还以为现在是三代将军家光治下的全盛时代吗?

    你们是觉得国库里的钱太多了,无处消费了吗?

    用钱的地方海了去了!

    组建新军、购置武器——光是这两项,就是喂不饱的吞金巨兽。

    你们就算是把这笔钱分发给关东的老百姓们,也远远好过将其用作所谓的上洛的「路费」!

    仅仅只是为了所谓的排面,仅仅只是为了所谓的「彰显将军的气概」,仅仅只是为了遵守所谓的礼制,就要花上100万两金……

    青登不禁心想:若是能让他拥有这100万两金,那他可以直接将新选组的兵力规模扩充至万人以上!

    在奉行实用主义的青登眼里,这种与打肿脸充胖子无异的行为,简直令人费解!

    针对这笔贵到天上去的路费,军舰奉行并胜麟太郎就提议:「此举既花钱又费时,破费过多,还不如乘船去。」

    他主张乘军舰走海路,不仅效率高,花费少,而且就某种程度而言,乘坐军舰赴京远比腿着上洛要威武。

    然而,对于胜麟太郎所提的这项建议,幕府的「礼制派」……或者或是「保守派」,立即予以强烈的反对。

    他们拿出的理由是「将军此前从未乘过船,万一船沉了怎么办?」

    这种理由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首先,幕府目前所使用的战舰,已非老旧的古典战船,而是西洋出产的先进战舰。

    德川家茂对于幕府海军的建设,一直是相当上心。

    不仅一手提拔了胜麟太郎,而且还打算在明年的时候,在神户创办一间专门用于培养海军人才的海军操练所。

    近几年来,在德川家茂的授意下,幕府陆续从西方购入了好几艘先进的战舰。

    比如1855年于荷兰开工,1857年建成,1860年横跨太平洋,将日本使节团送往美国的蒸汽船咸临丸。

    指望这些初级战舰去打仗,估计够呛。

    可只是运送人和货物的话,那还是不成问题的,单论安全性是绝对有保障的。

    其次,又不是要横渡太平洋或是环游世界,战舰出了江户湾后就会全程贴着国土来航行,一路上风平浪静,现在是4月份,又不是季风时节,有什么危险的?

    「保守派」的领头羊,同时也是最反对将军乘舰上洛的人,是大奥的本寿院。

    【注·大奥:将军的后宫】

    党争是真的他妈无处不在。

    就连小小的大奥,也有他妈的党争!

    本寿院——江户幕府第12代将军?德川家庆的侧室,前代将军(第13代将军)德川家定的生母。

    做个类比的话,本寿院的身份近似于幕府的「太皇太

    后」,比身为「太后」的天璋院还高上一级。

    本寿院的原名为美津、坚子。

    比起因绝世美貌和各种似是而非的传闻,而一直保持着极高的话题度,经常出现在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论中的天璋院,本寿院的存在感就显得很薄弱了,颇有寂寂无闻的意味。

    近几年来,她一直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里,都快让人遗忘大奥里还有这么一位「隐藏boSS」了。

    别看本寿院现在不声不响的,在德川家定仍在世的时候,她也是一位不安分的主儿。

    身为德川家定的生母,她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够传宗接代,希望自己可以抱上可爱的孙儿。

    于是乎,天璋院刚一嫁来幕府,她就隔三岔五地跑去询问天璋院:你和家定有没有卓艾……啊,不,更正。应该是「你有没有怀上小孩呀?」才对。

    她热切地期盼着,等待着。

    结果天璋院的肚皮一直没有动静。

    期待逐渐累积为失望……

    相传当「德川家定尚未与天璋院圆房」的传闻散布开来后,她直接气得跑去质问天璋院。

    她所质问的内容是什么,已经不得而知了。

    不过,想必也是那些老掉牙的东西吧。

    根据这个时代的价值观,为将军诞下子嗣,延续德川氏的后代,乃御台所应尽的义务。

    因此,在本寿院看来,天璋院的这种不与德川家定圆房,不去生儿育女的行为,根本就是在玩忽职守,没有尽到御台所的职责。

    她一方面给德川家定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极力催促天璋院,要求天璋院尽快诞下德川家定的子嗣。

    一来二去之下,这对婆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