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青登获授天然理心流免许皆传!【4300】

    第224章 青登获授天然理心流免许皆传!【4300】 (第1/3页)

    对上一章的末尾做个小修正——不是“每月领2万两金”,而是“每年领2万两金”,望周知~

    *******

    通过所见所闻,以及自身的实际经验,青登领悟了一个道理——党争实乃政治的头等祸事!

    一旦闹起党争,多么庞大的组织、多么强大的集团,都会变得岌岌可危。

    大量的精力、众多的资源,被投入进无止境的内斗中。

    “党争误国”的最显著、最惨痛的例子,莫过于中国的南明时期。

    偌大的王朝,就因为兄弟阋墙、反反复复地党争,以致山河破碎,国已不国。

    近年来的幕府,就颇有南明气象。

    由德川家茂、天璋院领导的“南纪派”,以及由一桥庆喜、松平春岳领导的“一桥派”,斗得乌烟瘴气,争得昏天黑地。

    双方的斗争,几近到了党争的最高形态——为了反对而反对。

    只要是“南纪派”所提出的主张,不论是对是错,“一桥派”一律反对。

    仅仅只是因为一桥庆喜的的一句口嗨,“一桥派”彻底失势,已然是名存实亡。

    有句谚语是这么说的:不要随便生气,因为一旦生气,你就会使出自己的真本事,然后人们就会发现你的真本事很烂。

    反之亦然——但凡是“一桥派”所提出的主张,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南纪派”的态度都只有一个:不行!

    在此之前,为了抬高一桥庆喜的名望,“一桥派”的列位成员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替其做宣传。

    想必任谁都会这么觉得吧——两派的斗争将会持续相当漫长的时间。

    历时多年的“南纪派”与“一桥派”的激烈党争,就此降下帷幕,落了个滑稽且荒诞的结果。

    他也交出了“政事总裁”的职务,返回了自己的藩国(越前福井藩)。

    原本用3天就能搞定的事情,前后耗费了足足一个多月,甚至更多的时间,才堪堪把事情办妥。

    有着这么多的正面buff的加持,“一桥派”的政治能量丝毫不杵“南纪派”。

    不管怎么说,是幕府提出了“5月10日,开始攘夷”的号召。

    如此无脑、无节操、无担当的行径,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不夸张的说,一桥庆喜的这波骚操作,直接引起了巨大的“政治风波”!

    幕府的政治格局为之骤变!

    幕府并没有被“攘夷”所累。

    从现状来看,这份号召歪打正着。

    “一桥派”所力捧的贤人……就这?

    这就是“一桥派”的领袖吗?

    这样的货色,真的有办法拯救幕府吗?

    一桥庆喜是“御三卿”之一的一桥家的现任家督,其父是资望深重的水户藩前藩主德川齐昭,其本人还素有贤名。

    然而……事实证明:人类历史果然是充满了不可预测性!

    在德川家茂病倒的紧急时刻,一桥庆喜临危受命,代表幕府去与朝廷谈判。

    然而……一桥庆喜面对危难时的实际表现,与其风评形成了极强烈的反差。

    胡乱许下“5月10日,开始攘夷”的政治承诺,害幕府陷入极不利的境地!

    世人纷纷回过味来——一桥庆喜似乎并不如其表面上所看起来的那么伟岸。

    可结果呢?竟因一时的情绪失控、气血上头而口不择言!

    一夕间,一桥庆喜声望大跌,沦为了世人的笑柄。

    身为“一桥派”的核心人物的一桥庆喜已经“投降”了,仅仅只是一个“二把手”的松平春岳,自然是没有理由再硬挺下去。

    权力是不会出现真空的,总会有别的人或势力来填补权力的空缺。

    而现在,就因为“南纪派”与“一桥派”的愈发激烈的党争,以致行政效率越来越糟糕。

    连带着“一桥派”也成了被群嘲的对象。

    什么“文武双全的贤人”,什么“再造幕府之人,非他莫属”……就差将他捧为“尧舜再世”了。

    首当其冲的,便是一桥庆喜的身败名裂,以及“一桥派”的式微。

    此外,他还有着松平春岳、岛津久光等一众雄藩大名的鼎力支持。

    此前,在“一桥派”的宣传攻势下,许多人……甚至包括青登在内,都认为自幼接受精英教育的一桥庆喜,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本事的。

    相较于彷徨无措的一桥庆喜,青登前些日的屏退英舰的壮举,可谓是雷厉风行,充满了男子气概!

    它不仅解了江户之围,也使幕府总算是可以给朝廷一个交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