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安抚情绪

    第二百零一章 安抚情绪 (第1/3页)

    汪川跟公司的员工们看完电影,就早早回家睡觉了。

    刚全身心投入做完专辑,得休养生息几天。

    睡前简单冲浪看了看影片风评,比汪川预期得还要好,一副要爆火的样子,睡得也更加香了。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就听到公司发过来的汇报,早上《彗星》的分账总票房已经破千万,而且付费人次还在快速增加,网上《彗星》的口碑发酵速度比事前预期要快得多。

    按照这个趋势,很有可能在上线的当天,首二十四小时内破两千万,作为出品方的公司拿到上千万的分账!

    三个字概括——赚麻了!

    想想一开始企鹅视频还想拿一千万直接买断,就越想越搞笑。

    电影成片之后的质量在那里,他们还想用“低成本已经赚得足够多”来忽悠。

    汪川对这部电影可是有着清晰的认知,果断表示拒绝。而且往飘了说,汪川觉得一千万也就够买自己名字的,这个价格完全不能体现影片本身的质量。

    不过一天可能会分账一千万,还是有点儿超出了汪川的预期。

    现在网络大电影的分账模式,在进入单片点播付费时代后,拿到S+级评级的电影通常都是采用点播期分账+会员播放期分账结合的模式。

    在点播期电影出品方能拿到40%-60%的付费点播分账,等几个月的点播期结束,网站会员可以免费观影的时候,再按照传统的有效播放人次X内容定级单价的模式进行后续分账。

    S+级的分账单价是最高一档的4块。

    为了让没有大牌明星的《彗星》拿到S+级的定价,公司只拿到了40%的点播分账。

    因为原本汪川想的是这部电影也许愿意付费的人并没有那么多,等到会员免费期才会是影片的主要观影期。

    现在看来,多少有些对当前的网大市场认识不足。

    在发展越来越迅速的网大市场,分账上千万已经有些稀松平常,各大视频网站还有了上亿分账的网大出现,网大正在扭转过去全都是粗烂制造的印象,愿意掏钱付费的影迷也越来越多。

    以《彗星》的质量,虽然没有大场面,但也绝对是网大中的最好的那一档。

    尽管评分网站还没开分,已经有不少营销号提前喊创造网大评分记录了。

    而且以目前的口碑发酵速度,《彗星》的最终分账同样有了上亿的可能,这个拿来练手的小项目,回报率应该会成为公司的天花板了,将来都很难超过。

    《彗星》上线的第一天,网上几乎全是讨论这部电影的话题。

    影片中的各种细节被分析讨论,顺带科普一波相干性,汪川竟然写了一部科幻片也被啧啧称奇。

    国内此前基本没有正经能看的科幻片,《彗星》不是科幻大片,但也是最优秀的科幻片之一了,所以国内的科幻迷们更是吹的飞起。

    对汪川的编剧身份,也没多少人再说不务正业了。

    月中刚在金曲奖上大获丰收,月底又上线这样一部高质量的电影,参与录制刚播完没多久的《乐夏》也成为现象级综艺,即将发行的三专被乐评界翘首期待,放出的几首歌曲都倍受好评!

    翻红两年,汪川依旧越来越红,也证明着自己为什么能这么红!

    影片中的演员也被吹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