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乐章 唤醒之诗(52):试排练(二合一)

    第一乐章 唤醒之诗(52):试排练(二合一) (第3/3页)

理动机是非常好找寻的,善意的动机总会带来安全的保障,从明天起我就是她的狂热爱慕者。”

    在马赛内古道别离去后,范宁给三位学生安排了个更简单粗暴的体力活:

    “今晚留在这帮我整理《唤醒之诗》,瓦尔特和安你们两个校对笔迹,露娜最后誊写。”

    一会范宁会继续入梦创作,在里面用灵感丝线书写的速度远超醒时世界。

    但是……排练时总不可能给乐手们分发“终末之皮”。

    还是得把创作时的潦草笔迹校核,然后誊写到正常的总谱纸上,还要雇人拆成分谱后去批量印刷。

    “我……誊写吗?”露娜有些迟疑,“我是......这样会不会影响到瓦尔特先生实现‘唤醒之咏’的成功率?”

    “你相信吗?”范宁笑着问道。

    “可能相信一点。”小女孩回答。

    “我信仰‘不坠之火’,这‘失色者’的说辞在《启明经》上从来都找不到。”瓦尔特赶紧强调,以示绝不会对小师妹有成见。

    “不,你们相信也挺好,我是故意给‘唤醒之咏’增加点难度。”

    “.…..”

    “老师,它大概会有多少页?”安拿起已经写完的开头。

    “也就一百页出头吧。”范宁说道。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之后的安排有睡大觉了。”安撇了撇嘴。

    紧张有序的分工合作在持续进行,到8月11日早上时刻,范宁《d小调第三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唤醒之诗》完成,演奏时长超过30分钟,当然,在旁人眼中它暂时是一首单乐章交响诗,并且只有后者的名称。

    另外几人的确开始了睡大觉,但瓦尔特指挥根本睡不着。

    他的事情太多了,而且其中还夹杂着一些“破事”的范畴。

    总得来说,他后两天的心情非常愧疚。

    ——巡演日期紧张,老师和两位师妹连夜就将作品给他备好,但等到自己正式走进排练厅时,已经到了演出当天8月13日的上午。

    原因无他,那帮家伙实在太难协调了。

    瓦尔特发誓自己已经最大程度利用常任指挥的权限在游说了。

    但从说服音乐总监和院方,到提出曲目单和海报重制申请,再到把声部分谱发到每个乐手手中,花了他整整两天的时间。

    他尤其彻底搞不懂为什么不能排练先行,而是非要先走完层层报备和那些行政流程不可。

    而且,演出曲目他妈的最后居然还没换成!

    现在排练的,是一首“时间过长”的乐队返场曲目!

    瓦尔特已经持着指挥棒登台,排练厅的乐手也已经各就各位,不过两侧靠墙的地方额外坐了七八位绅士,包括音乐总监、大赞助人和院方上司在内的这些人,正翘着二郎腿持着总谱等待试听。

    是的,一次试听。

    时间太长了,如果试排练感觉不行的话,返场也得按照原计划来。

    为了扩编制而在缇雅城“拼团”的那些乐手,到时候辛苦费也得从自己私人腰包掏。

    瓦尔特在环顾乐手调整状态的时候,余光扫到音乐总监身上,总觉得这位老头子的表情是一幅见了鬼的样子。

    的确是见了鬼,这位常任指挥口中“老师写的效果相当不错的交响诗”,名字居然叫《唤醒之诗》?

    “显然,他们不具备充足的内心听觉想象能力,否则也不至于老是盯着标题名了。”瓦尔特有些怜悯地默默摇头。

    装什么资历啊。

    这些人应该明白,如果上了年纪还水准平庸、积淀全无,那他的年纪并不是可以随意“指教”年轻人的资本,反而,应该是一种被淘汰的劣势才对。

    瓦尔特深吸一口气,平息掉内心的杂念,给铜管声部方向递去了一个简单的预备提示拍。

    他的手臂探得很长,肩膀动作打得很开,以示意雄浑有力的表情术语。

    “嗡—嗡——嗡—嗡—嗡——嗡!……”

    8位乐手持起金光闪闪的圆号,开门见山地吹出一支长短音结合的,带着奇异进行曲风格的“哀乐起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