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乐章 人类告诉我(8):于第三态(二合一)

    第四乐章 人类告诉我(8):于第三态(二合一) (第2/3页)

    “总体来说,作品集中式地呈现高相关性的人,还是只有范宁一个。”

    “我基本弄清了原理和来龙去脉。”何蒙再度低沉开口,“结论就是,‘旧日’残骸极有可能被范宁所掌握,而且是他能写出如此多优秀作品的重要原因。”

    “那么,这又如何影响着我特巡厅在研判‘范宁对于遏制失常区扩散价值’问题上的权衡思路呢?”

    何蒙问出了在场很多人心中的疑惑。

    “灵感从何而来”和“艺术造诣高低”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问题。

    或者说,运用神秘主义手段获得灵感启示,本来就是艺术家们的常用手法。

    使用“旧日”就是手法中的一种而已,和探索移涌、搜寻奇物、构造秘仪、或向其他见证之主祈求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对于绝大多数庸碌者而言,非凡资源的堆砌最多能够让其“着名”,却依旧无法成就“伟大”。

    】

    “所以第二个问题,‘旧日’的污染特性。”蜡先生的懒散神态这时也变得稍稍收束起来,“其实,我到现在仍不确定,这到底算不算一种污染......”

    “失常区侵蚀着世界的表皮,浸透肌理又深入脏髓,就像人体失控疯涨的癌细胞,而艺术家之所以备受尊崇,就是因为他们的‘格’可以稳定失控的边界,甚至于‘锻狮’或更高级别的‘格’能让失常状态局部倒退至曾经的如常状态,两股改变的力量折算冲抵,就体现为各个级别的艺术家们共同减缓着失常区的扩散速度……”

    “难道被‘旧日’污染的艺术家,比如范宁,他的‘格’会失去遏制失常区扩散的效能?”听到这里,何蒙眼神凝直地猜测道。

    “那倒不是,只要是入流的‘格’,就能遏制失常区。”蜡先生摇了摇头。

    “如果说世界表皮在寻常情况处于‘第一态’,沦为失常区后处于‘第二态’,那么正常的‘格’是让‘第二态’局部倒退回‘第一态’,但被‘旧日’污染后的艺术家,特殊之处就在于——”

    “他们的‘格’会让失常区在局部倒退后,处于另一种当前我们知之甚少的诡异状态,即位于‘第三态’。”

    ……于第三态?这种诡异的污染指征名,让在座的所有特巡厅高层不由得屏息瞩目。

    一直沉默旁听的欧文,眼神接连闪动间提问道:

    “所以当世界表皮处于第三态时,和第一态的差异在哪?”

    “并无太大差异。”蜡先生的这句话,更加让众人摸不着头脑了。

    那为什么叫“知之甚少的诡异状态”?

    “‘第三态’并不是什么寻常生物的禁区,其实,它们和健康的世界表皮的自然法则基本相同,在一些失常区中间夹杂的、疑似古代留下的‘第三态’区域断层中,我们的推演和试验认为,生物在其中的生长繁衍并不会出现显着异常......”

    “但是,‘第三态’和‘第一态’无法相容!一旦它们彼此间的交汇面积足够大时,就会重新扭曲在一起,变回畸形的‘第二态’失常区!”

    “换句话说,寻常艺术家创作的音乐作品,和在‘旧日’启示下创作的音乐作品,虽然都能对抗失常区扩散,但由于后者存在某种我们一直弄不清楚的未知特性,导致与前者无法形成合力,规模一大,反而会发生内部损耗!

    !”

    混乱天阶中的众人,一时陷入了沉默。

    “埃斯塔·托恩。”这时冈巡视长报出了一个名字,“这倒是让我联想起了近日调查工作中发现的另一条线索,这位古典吉他大师自述在创作生涯的最后几年,其灵感的挥洒输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滞......”

    “而进一步追朔发现,其原因与他在维埃恩《前奏曲》首演中担任过竖琴手有关。”

    “这正是蜡先生刚刚称量过的、另一首与‘旧日’存在强相关的作品......”

    欧文闻言,冷冷地吐出一串句子:“那既然特性已经明确,那现在就应该全面封杀范宁的作品,以及特纳艺术厅的连锁院线。对于失常区扩散的遏制与转化,既关系到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格’的数量,也关系到质量,如果让他的作品影响力在民众心目中持续发酵,就连以前的失常区对抗成果都会被蚕食瓦解掉。”

    “‘宁氏教学法’和连锁院线史无前例,若不越线,利益大过损失。”波格来里奇开口了。

    众人立即结束了正式或非正式的讨论。

    除非是有必须提醒或补充的信息,或者有人提问请求答疑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