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乐章 天使告诉我(3):浩渺星光(二合一)

    第五乐章 天使告诉我(3):浩渺星光(二合一) (第2/3页)

心)音节上,旋律出现了特殊的、带着一丝压抑的临时降a音,唱到这里时她脸上率性微笑,睫毛却在晶莹闪闪,苦的是那些痛彻心扉的听众。

    “即使心碎,我不怀恨!

    我真的梦见过你,见过你内心的黑夜,见过毒蛇咬啮你的心;

    我见过,这是多么可悲,

    但我不怀恨!”

    这首的织体极为特殊,全曲都在右手的敲击声中进行。

    范宁手指下分布着“>”重音记号的柱式和弦,仿佛一把锤子在不停敲打,要一直把诗人的心敲碎才肯罢休!

    这样的音乐处理方式,有些敏感易悲或怜爱之心涌起的听众,都恨不得将这个舍勒从钢琴前拎起来,去好好质问一番为何如此决绝无情了!

    幸亏这一首同样很快结束,范宁用抖动踩法压起踏板,然后双手奏出一片极轻极快、同音反复的三十二分音群。

    夏天最后一首,《那小巧的花儿如果知道》。

    他指尖下流畅的清脆震音,仿佛天上的星星,正在一闪一闪散发着微弱的光。

    随后少女就着其中隐伏的连音线条,唱出一支纤细孱弱又优美动人的歌谣:

    “假如小花知道,我的心伤得有多重,

    它们会陪我哭泣,减轻我的苦痛。

    假如夜莺知道,我有多么悲伤,

    它们会帮我振作精神,让我欢快歌唱。

    假如金色的星星,知道我的痛苦,

    它们会从天降临,对我说安慰的话语——”

    花朵、夜莺、星星,这些寻常事物到了诗人眼里,全部都成了“小巧且脆弱”的东西,足以见他此时的状态有多么脆弱敏感。

    可在人声旋律即将结束之时,范宁极速跑动的指尖下,五个特强记号(sf)突然毫无征兆地的被奏出,好似主人公的悲愤之情在此刻如火山版喷发!

    “可惜它们都不知道!

    只有一个人了解我的心酸,

    是她把我的心,

    狠狠撕为两半!

    !”

    听着夜莺小姐唱出最后一个诗节,很多听众这下不禁闭眼仰头,靠回座椅,微微张嘴,喘息着呼入空气。

    这个舍勒调动情绪的功夫,可属实把人给弄难受了……

    之前《美丽的磨坊女》,不管后续如何,至少在中间位置的第11首《属于我》,音乐和诗歌内容还是十分幸福欢乐的。

    现在才到第8首“夏天”就这个样子,之后谁知道他能干出什么事情!?

    其实,《诗人之恋》在舒曼的创作时期里很微妙,1840年是他与克拉拉步入婚姻殿堂的爱情之年、音乐创作的丰收之年,于是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这部作品是“充斥着幸福喜悦的灵感结晶”……

    但事实上,两人成婚在9月,而这部作品完成于5月,正是舒曼与恋人分开,聚散悬而未定,外界阻力重重,内心最煎熬痛苦之时!

    完全可以想象,一位悲观忧郁又敏感的艺术家,在创作这部作品时,会有多么患得患失,会将自己代入到何种坎坷又凄美的境地中去。

    秋天要到了,第九首,《笛子在奏,琴声悠扬》。

    “冬——冬冬冬—”“冬——冬冬冬—”

    听起来,它似乎像是一首“独奏版”的圆舞曲作品,3/8拍的音乐一开始,范宁的右手就在高音区奏出上下起伏的十六分音群,同时左手用浑厚的柱式和弦,敲击出鲜明的舞曲节奏型。

    “笛子在奏,提琴悠扬,

    喇叭都都地吹响;

    在婚礼的舞会上她跳着,

    她是我心中全部的爱。”

    这是一首描绘婚礼场面的舞曲,上方流畅跑动的单音旋律线条,就像长笛和小提琴奏出的音乐飘扬,而下方声部则仿佛让人们听到了“冬冬冬”的鼓响。

    但调性又是带着暗澹色彩的d小调。

    与上下奔流的伴奏旋律不同,夜莺小姐的人声起伏却并不活跃,节奏和音域始终处在克制的范围内。

    火苗在空中跃动,乐器们交织在一起,多么热闹,多么欢乐。

    人声却始终融不进这个伴奏,处在一种于热闹中抽离的状态。

    “铃铛在响,喇叭在吼,

    双黄管在吹,鼓在擂,

    喧闹声中可爱的小天使啊……

    却悄悄地啜泣流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