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北方冻土篇 一百八十九 平静的压力

    二 北方冻土篇 一百八十九 平静的压力 (第1/3页)

    “琳大师,是哪座铸件炉来着……”

    “八号铸件炉,部长。”

    “噢,对对对,八号,呵呵,您看我这记性……”

    “……”

    “琳大师,您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来工坊了,早餐吃过了吗?要不咱们先去吃点儿再过来……”

    “我吃过了,部长。”

    “好好……呵呵……吃过就好……”

    “……”

    毫无任何营养的对话一直持续到铸件区域这才停止,博恩涅部长终于松了手,悄悄抹了把汗……

    那几位魔造大师自然跟在两人身后,不过他们毕竟都是上年纪的人了,一身实力早已定了型,平日里也很少花费时间修炼,这体力和精力本就有些跟不上,此时终于放松了些,倦意便又重新袭来,忍不住就得打上几个呵欠。

    不过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在罗斯角分部里,在这位“琳大师”的面前,他们与尚在呼呼大睡的所有魔造大师们一样,是最为忠实的那波拥趸!

    在规模庞大的战廷军团里面,实力精深、地位超然的魔造宗师自然有许多位,不过他们的“领域”基本都在宗师级别的订制魔具上面,根据每位强者的特点单独设计单独制造,无法形成生产线,因此魔造宗师们的“工位”绝大部分都在主大陆上自己的实验室里,毕竟宗师级别的订制魔具哪怕有个十套八套,也总不会是集装箱大小,军用空间阵法足以完成传送。

    所以在军资部的魔造工坊里,这些魔造大师们便是绝对的主力,八大军团五支战营,十数种大批量产出的制式魔具,上百万大师修者们的人体附魔,魔造大师们的主要工作也只能放在中级阵法部分,很少有精力关注其它。

    不过这一年来,除了最初的一两个月以外,罗斯角分部的众位魔造大师们越发显得清闲,甚至开始做些阵法材料调制、魔具质量检验等等的基础工作。

    这并不是说魔造大师们完全放弃了主要业务,只是每个人的工作量确实越来越少而已。

    没办法,有谁能像“琳大师”这样提笔就来,什么断纹技法都不需要!但成功率竟能恐怖到百分之百?!

    又有谁能在任何一种中级阵法上面都能实现双重叠加功效?!那些中级阵法可都是数十道子阵法的总集!是层层相连、环环相扣的阵法系统!

    在魔造学里,这不是神一般的技艺!什么才是?!

    这样的高人别说听了,活了大半辈子,他们想都没敢想过!

    从此放弃自家“标记”的事情当然都是发自内心,没有任何一位魔造大师觉得勉强!

    “琳大师”本人应该并不知晓,就算知道了应该也和平时那样,不会为这等杂事有半分动容,至于那顶圆墩墩的“白帽子”则是博恩涅部长的“建议”,称这是魔具成品之前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不然根本就不可能出现……

    对于这个“建议”,一众魔造大师们个个都是心悦诚服,心说部长不愧是块“老姜”,果然更“辣”一些……

    试制一号上自然是没有“白帽子”的,这在众位大师心里的确是件憾事,好在最近的所有制式魔具上面都已开始附着这道标记,所有的阵法也都是“琳大师”一手包办。

    罗斯角分部里共有十座铸件炉,每座炉子平均每批都要出炉一百来件,分别刻画阵法之后再进行简单的组装,经过检验之后就是真正的成品。

    “琳大师”这样的人物自然不会在意“这点儿”工作量,他原本就承担着整个分部将近七成的阵法任务!

    然而这件事情却让众位魔造大师们更加耿耿于怀!

    ——往常还能替“琳大师”分担一些工作,如今他们却是谁都做不好!即便除去双重叠加,他们的阵法效果也要比“琳大师”相差了好几倍!哪怕笔法最为老道的博恩涅部长亲自上阵也是如此!

    不过这也不怪众位大师们,实在是最近生产的铸件太古怪了!

    仿佛这些铸件生长出了先天就为阵法而准备的“纹路”!

    只要阵法主干刻在这些“纹路”上,哪怕整个阵法扭曲得不成样子,效果也是超乎寻常的好!

    但是这些“纹路”每个铸件都有不同!也只有“琳大师”能够“看到”……

    不过“琳大师”从未详细解释过这门闻所未闻的“纹路法”,态度也与试制一号的时候完全不同,仿佛有什么顾忌……

    按照“琳大师”的说法,这种古怪也是他的“实验”之一,是“产品尚不成熟的一种表现”,等到实验成功之后,这些“纹路”便会基本消失,阵法绘制也不再需要这般麻烦……

    这让一众魔造大师更是难受,却又不好过分追问,不过前阵子“琳大师”终于更改了铸件生产工艺,按理说就是实验有了成果,虽然从新版文件里面他们也看不出来什么,无非是在温度、时间、环氛构物浓度上面规定得更加细致更加严格罢了,但今天这批铸件却是按照最新工艺生产出的头一批!

    几位魔造大师不约而同想到了这些,满身倦意霎那间烟消云散,争先恐后跑到八号铸件炉前,将几个关键席位的操作技师们挤到身后。

    “老北”和“老默”两位老兵自然也在关注着他们,工坊内部空间大体上是个圆形,方便出炉的钢水经由传送渠灌入铸件炉中,八号铸件炉所在的位置也要比试制一号更靠近门口一些。

    在一座成熟的魔造工坊里,除了元素熔炉之外,铸件炉便是最为常见的生产设备。

    它的作用便是接收冶炼出的钢水,根据不同的需求分别注入不同的模具匣中,经过淬火、回火等主要工序,直接产出不同形状的各类铸件。

    若是钢水产量超出需求,也可以铸成通用规格的钢坯,无论存储或是售卖都很方便。

    而对军用魔造工坊而言,所使用的设备几乎都不是最先进的,在“连续无警报时间”这个指标上虽然足够优秀,却也不可能像试制一号那般变态,要能满足至少万人的魔具更换、修复等等需求,除了稳定耐用之外,“故障平均修复时间”与“平均保养时间”也很关键。

    这十座铸件炉便是如此,它们依然采用了传统的“分立舱室结构”,从前往后依次是淬火舱、锻压舱、回火舱、塑形舱、冷却舱、打磨舱、静置舱,就像十只硕大的金属巨蚕,横卧在地。

    这样的结构先天就能把铸件工序分解开来,虽然自动化程度并不高,各个舱室都需要专人操作,但好处却是舱室独立,易于维护保养,若有故障可以直接更换整个舱室,开展并行修理,对铸件生产不会影响太多,而且这种结构还能实现简单的流水线作业,只需更换不同的模具匣就好,综合性能是最优的。

    这种形式的铸件炉早已定型了数百年,是最为成熟的魔具设备之一,设计图纸也早已流传开去,就连最普通的技师们都很熟悉。

    “琳大师”照例打开工作日志检视了一番,然后平静地点了点头,几位大师的操作略显生涩了些,却也毫无差错,八号铸件炉的“静置舱”很快打开,上百具早已恢复室温的铸件匣放置得整整齐齐。

    这批铸件是“盾傀营”所穿覆身重甲的一部分,博恩涅部长快步走上前去,随意选了其中一具打开,将银白色的铸件小心捧出,无需“琳大师”吩咐便迅速放入旁边的检验仪器里开始了操作,在过往的几十年里,这样的检验工作博恩涅部长完成过无数遍。

    但他很快就嚷叫起来,工坊里的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冲击强度……超过80千焦!A级!

    “屈伸韧性……超过400兆帕!A级!

    “锻压硬度……130!140!150!天呐!168个标准单位!S级!”

    老爷子狠狠抓着头顶上的“鸟窝”,兴奋得像个孩子!

    “琳大师!这可是咱们分部出产最好的铸件了!”

    整座工坊瞬间沸腾起来!掌声与口哨声冲天而起!就连正在忙碌的技师们也激动地叫着好!不远处的两位老兵更是抽出腰刀,用力拍打着胸甲!

    老兵们当然听不懂那些拗口的术语和数字,但是就连他们都知道,三“A”级别的铸件已是极为优秀的品质!往日里就连经验最为丰富、配合最为默契的技师团队,十炉里面也不一定能出一炉!

    也就是在试制一号连续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