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与人相交

    第五十九章 与人相交 (第3/3页)

是他们当家不成。

    他和张景清刚到姚安时,面临的情况与大晋其他县衙没有什么不同。

    县衙中在吏员这一层面,经过一百多年的经营,所有办事的职位基本都成为本地大族家传生意,老子是捕头,儿子便是捕快,将来老子年纪大了,儿子就将变成新的捕头。

    若不是有赵先生跟着张景清一同赴任,有他爷爷所传授管理地方衙门的手段,张景清只要到任就会被小吏们架空,命令可能都出不了二堂。

    赵先生曾在背后指点张景清抓住几个小吏的错处,狠狠整治过一番,才让下面的人都俯首帖耳。

    近来这种苗头又有所萌芽,看来县衙里有些人得到外察的消息,又开始不安份起来。

    赵先生并不像张景清那样担忧,因为正印官哪怕是县一级,也不可能给举人做,那样吏部会被在京的官员们骂死。

    大晋朝中的实权官位早就成为,进士出身读书人的专属后花园,任何人想改变这个规矩,这些进士老爷们就会死给人看,连皇帝都不会去碰这条红线。

    不过防危杜渐很有必要,赵先生身为张景清的幕僚,有责任为自家大人分忧。

    当然这些内里的情形,赵先生不会对肖华飞讲,他转而关心起肖华飞平时都看些什么书,或者进学过哪些关于科举的学识。

    肖华飞低下头腼腆地笑着,让赵先生问得有些尴尬,心中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在黄石寨中醒过来,空有个肖家大少爷的名份,身体前主人可是啥知识都没有留给他。

    那空荡荡的脑海,对各家青楼楚馆姑娘们的八卦,倒是知之甚详,其余则啥也不感兴趣。

    看着赵先生殷切的目光,承认自己不学无术,目前的场合又不合适,肖华飞努力地寻找着脑海里,大晋与科举有关的圣贤书都有哪些。

    费了半天力,勉强向赵先生说了二本大晋所有读书人启蒙后都要读的书名。

    赵先生听到后也皱了下眉,目光意味难明地看向肖华飞,此刻赵先生觉得自己和肖华飞比,在科举一道上,那真是明月与沟渠的区别。

    他原想着以肖华飞惊人的才气,只需要在关节上点拨一二句便可。

    可真正面对肖华飞时,终于发现市井中的流言,往往不都是空穴来风。

    赵先生无奈之下打定主意,他立志为全大晋最优秀的幕僚,那这点小事就一定得为张景清办漂亮,谁让大家都是读书呢,追求完美是他们的理想。

    又闲谈几句,赵先生提出想去肖华飞的书房看看,肖华飞当然无法拒绝,身为读书人到彼此书房中聊会天,这都是正常相交过程中的一种表示亲近的方式。

    肖华飞连忙叫人先去大房院里知会小芹准备茶点,实际上是通过招呼小芹,提醒院里的杜金等人,先避开一会。

    赵先生代表的是张景清,经过昨夜的事,他不想让这几人在公家那里露面,谁知道会不会惹出别的麻烦。

    肖华飞一路上向赵先生介绍着家里的景物,缓步陪着赵先生向自己书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