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意外

    第五百六十七章 意外 (第2/3页)

够心烦的了,没想到工会那边又出了问题。

    “熊本成是什么态度?”

    “应该在开会了”

    徐斯年跟着杨凤山走进办公室,低声汇报道:“我估计他不会压,毕竟这种事情很麻烦”。

    “嗯”

    杨凤山将手里的笔记本放在了桌子上,想了想说道:“李学武的意见交给玉农同志了吧?她是什么意见?”

    李学武在钢城就跟杨凤山汇报了自己的意见,罗里吧嗦的说了一大堆。

    虽然里面夹带了李学武的私货,但杨凤山能确定他说的确实有用。

    在给出几点意见后,便交代徐斯年将李学武的意见整理成稿,转交给了景玉农。

    这么多天过去了,景玉农那边迟迟没有反应,今天徐斯年提起来,杨凤山这才反应过来。

    “景副厂长那边……”

    徐斯年犹豫了一下,道:“好像还在研究,具体的方案应该已经在做了”。

    “唉~”

    杨凤山叹了一口气,他当时大意了,如果把李学武的意见去掉李学武的名字就好了。

    现在景玉农对于李学武的意见应该是持反感态度的,她就怕别人说她是萧规曹随,滥竽充数。

    徐斯年看了看杨凤山的脸色,问道:“要不要催一下景副厂长?”

    “算了”

    杨凤山摆了摆手,道:“再等等吧,下午安排一下,我去工会一趟”。

    徐斯年知道,这是厂长准备亲自出面压下那边的问题了,也是在给景玉农和邓之望腾时间。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居民区项目成了老大难,联合企业也成了连带遭殃的项目。

    一个是赚钱的,一个是花钱的,联合企业迟迟没有进展,花钱的居民区项目就要瘫痪。

    虽然现在有上面的拨款顶着,但下一年的预算要补回来的。

    只有现在的联合企业能造血,才能舒缓以后的资金压力。

    到了现在,徐斯年已经开始怀疑,这个联合企业是不是李怀德和李学武两人造出来给厂长挖坑的。

    因为如果没有这个项目,那景副厂长等人也不可能有底气提出居民区项目来。

    当初都是李副厂长吹的大牛,现在却是要景副厂长来还债了,这件事处处都透露着悬疑。

    景玉农的办公室也是愁云弥漫,财务处等几个她分管的部门负责人都在,包括联合项目筹备办的同志。

    几人也说到了联合企业遭到厂里工人议论的情况,希望景副厂长早拿主意,尽快打开口子,不然的话,这个项目很有可能会出现崩盘的情况。

    景玉农的压力特别的大,上次跟纺织厂谈的很不好,对方见不是李学武在谈,直接推翻了与李学武定下的意向,狮子大开口,准备把轧钢厂作为一条原料渠道来割草。

    这就是看她好欺负了,因为她的手里没有供销社、华清大学、市局等单位的关系,更没有其他资源可以拓展,所以根本不屌她。

    景玉农也不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联系原单位寻求帮助,可都是一个系统的,都有同样的难题,实在没法互解。

    “要不……”

    人事处处长丁自贵提议道:“试试李学武的意见,将咱们的劳保厂升级,先弄个标杆出来?”

    “我看不成”

    王敬章也没等景玉农反对,直接提出意见道:“李学武能给出的意见,那一定是别有目的的,小心有诈”。

    丁自贵等人都用看傻子的眼神看了看王敬章,这货最近有点飘啊。

    黑李学武可以在心里黑,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就有些不成熟了。

    景玉农也看出了众人的意思,瞪了王敬章一眼,捏了捏眉头道:“我想过,不太现实”。

    一边说着,一边将李学武的那份意见稿拿出来放在了办公桌上。

    “即便是把布造出来了,卖给谁?”

    这是一个紧要的问题,关系到了销售权,轧钢厂有给自己工人发放劳保用品和福利的权利,但没有销售的权利。

    这就造成了,如果不跟纺织厂合作,那这些布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不说,出路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

    先前李学武谈的是,纺织厂出技术,轧钢厂出土地设施,供销社解决销售,三方共同努力,消除各自单位的一部分用工压力。

    但现在李学武的撤出,直接把这种三角合作的腿给打断了,景玉农不把这条腿接上,她的工作就开展不下去。

    供销社她不是没有去谈过,人家说了,没有先例,不肯谈。

    呵呵,这特么就有的蛋可扯了,李学武能谈,她就不能谈,那就是人的问题了。

    “那换换五金厂呢?”

    财务处吕处长提议道:“机械制造是咱们的老手艺了,这总能行了吧?”

    “不成”

    景玉农摇了摇头,道:“往前十年还好说,现在机械制造厂可比咱们的老底子专业,总不能造出来的机械咱们自己用吧?”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到底得怎么才能成啊~”

    几人都在皱眉头,这种事情本来就不应该是他们的责任,跟这操闲心也是因为景玉农。

    打开问题的钥匙就是李学武,因为先前的报告就是李学武起草的,实施方案也是李学武给开的头,他一定是有完整的方案的。

    可头是开了,但具体的内容李学武没交上来啊。

    这份方案别人不知道,于德才知道,因为他递给李学武以后,就被李学武锁在了抽屉里。

    人脉关系有的时候就是制约一个问题的关键,景玉农非常在意纺织厂也是因为仓库里的那些羊毛。

    她不能不着急,因为有个边疆办事处在催她呢。

    李怀德的前后夹击确实让她难以应对,除非这个时候有几个体量相当的大厂跟轧钢厂合作。

    杨凤山想的便是这个,大领导上次的调研也是这个,尝试着能不能将几个兄弟单位紧密地联合起来。

    不过这种工作在小厂一级还好说,真要部里的领导出面,那等着扯皮去吧。

    李学武去谈的都是成立小厂子,属于三产,领导们搞的都是大项目,谁敢担责任。

    李怀德系的这结越来越紧,就快有绷开的一天了。

    李学武没参与,也保持了距离,照常上自己的班。

    周二他抽空去了一趟分局,跟郑富华谈了谈,要了一份介绍信(马甲),就去了体委。

    其实郑富华是不赞成李学武他们几个搞体育俱乐部的,这种自发组织的训练团体总有失控的风险。

    不过李学武说明了,这个俱乐部有一定的包容性,会员也是以李学武他们这种体制内的干部为主,郑富华也不好说什么。

    体委这边倒是很支持李学武他们的这种锻炼方式,在看过李学武的介绍信后,一个副主任跟李学武谈了谈。

    在谈及俱乐部以后的发展时,李学武也明确表示了,会在合适的时候支持体委的体育建设。

    俱乐部的目标也是锻炼身体,服务工作。

    在得到李学武想申请什海体校的帮助时,这位副主任也是很愿意提供沟通的机会。

    每年毕业的体校学生工作安排都是一个难题,现在李学武提出要请老师,要请教练,要招工,可算是一个不小的功劳。

    副主任提出要去看看俱乐部的状况,李学武也乐得他的帮忙,主动邀请他周日去参观指导。

    其也答应会带体校的老师和这届毕业生去参观。

    在最后,李学武直接开口问了李德山的办公室,却是给这个副主任吓了一跳。

    李学武笑着解释了是家里的关系,让这副主任更加的确定了李学武的目的。

    李德山对于李学武的到来有些惊讶,但并没有意外。

    本以为李学武是请他参加婚礼的,没想到是请他当顾问的。

    “你们这一届有多少培训的学员?”

    “七十多”

    李学武坐在李德山的办公室里,看着这位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前辈,心里很是有些仰慕的。

    李德山微微昂了昂头,道:“太招摇了,我知道就行了”。

    这是在拒绝李学武的提议了,李学武也没有气馁,笑着问道:“那婚礼您总得来了吧”。

    李德山望向李学武有些微微的错愕,很长时间没有年轻人敢这么跟自己说话了。

    李学武没在意前辈的眼神,笑着说道:“鲁迅说过,如果你想拆窗户,就说把房子拆了”。

    “……”

    李德山怀疑地看着李学武,缓了一会儿才说道:“鲁迅先生要是还在,一定给你一巴掌,他何时说过要拆窗户了”。

    李学武耸了耸肩膀,笑道:“可能是我记错了”。

    李德山轻轻地一笑,道:“该干啥干啥去,有功夫来我这扯淡不如把工作做好,做到位,做出成绩”。

    “得嘞,那我就安排您的座位了”

    李学武笑着站起身跟前辈打了声招呼便出了门,出门时脸上的笑容自然让远处的副主任看得清楚。

    没有什么捧高踩低,也没有什么前倨后恭,这特么也不是什么怼天怨地的电视剧,这是现实。

    李学武跟对方摆了摆手,做了一个打电话的手势便下了楼。

    李德山说了他知道了,那便是他知道了,李学武不用再去找其他人来当这个顾问了。

    等回到治安大队的时候,跟王小琴一说,王小琴直接原地呆住。

    她想的是,既然冠的是体育俱乐部的名,那就得有体育的关系。

    所以找了那个副主任的联系方式,请了李学武上门去,为的就是李学武有些背景,好说话一些。

    她没想到的是,李学武找了她介绍的那个副主任谈的不是请人家当顾问,而是请人家当中介。

    而顾问的角色竟然直接请了体委的大佬。

    “不是,李学武同志啊”

    王小琴跟着李学武进了办公室,面满脸荒诞地开口道:“咱们这俱乐部不用请这么高级别的领导坐镇吧,咱这庙……”

    “咱这庙怎么了?”

    李学武挑眉道:“你没听过庙小妖……”

    “打住!”

    王小琴刚听李学武起了个头边喊住了李学武的胡言乱语,这小子浑起来连自己人都骂嘛?

    李学武故意逗王大姐的,嘴里玩笑道:“我说的是庙小要请大菩萨,您想什么呢”。

    “我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