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板砖

    第45章 板砖 (第2/3页)

肉跳的。

    好好的一些话被用偏了,还奉为圭臬,这就很诡异了。

    这轧钢厂就像一座大火炉,什么材料都在里面混合着,纠缠着,只等最后的那一下炸裂后的迸发,百炼成钢。

    李学武现在看见的都是钢炉中溅起的火星,不足以让人闭眼,但也有它本身的危险。

    虽然知道下个月要发生什么事,但李学武丝毫没有提醒李怀德的意思。

    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现在的李学武躲李怀德都来不及呢,哪里又会往前凑这个热闹去。

    李怀德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这一次他必须得有所表示,不然后面的蛋糕就没他什么事了。

    上周沙器之跟他汇报的那些厂里的情况,李学武看得很清楚,这周,最迟到下周,李怀德一定会有动作。

    他是想到这些了,也有所准备了,就是没想到李怀德的动作来的这么快,这么的激烈。

    周一的轧钢厂是繁忙的,也是安静的,颇有一种风雨欲来风满楼的意味。

    不过这种意味多了去了,也没谁在意这个。

    业务部门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只有谠委和机关里那些闲人才打开报纸看着上面的新闻研究着什么。

    也别说他们无所事事,也别瞧不起他们,从报纸的新闻中他们还真就能看出些不对来。

    尤其是有些经历过事情的,敏感的,这会儿已经在准备了。

    不过他们准备的有些晚了,大风大浪都要拍在头上了,再多的准备都是临阵磨枪了。

    人心惶惶倒也不至于,但别有目的的人已经在打听保卫处训练场还有没有位置。

    以前狗都不去的地方,现在倒是成了香饽饽。

    一来这训练场是分支机构,远离市区,远离轧钢厂,便也就远离了纷争。

    二来这“世外桃源”结构简单,人事便也就简单,无论是平调或者下派,都是一种资历。

    保卫处是什么地方,那是李学武的底盘,还能出了乱子。

    也别说他们的警惕性不足,只不过他们的嗅觉不长远罢了,能看到的,能听到的都比李学武要滞后很多。

    如果早知道报纸上的内容,说不定训练场当初成立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的艰难了。

    李学武也是要下班的时候才从沙器之的口中得知了这些消息,倒也是没有过于惊讶。

    洪流涌入,必然带起一番惊涛骇浪,鱼虾躲避也是常识。

    李学武还是关心李怀德要在这一波杨凤山设下的局中局里是如何应对的。

    沙器之说了一些李怀德的动作,但也没看出来有什么,李学武是不相信他安于现状的。

    而事实上,事情的进展也恰如李学武想的那样来了。

    周二,李学武一上班便见着大门口的公告栏边上围着一圈的人,里三层外三层的。

    示意韩建昆停车,沙器之自然知道李学武想干啥,忙跳下了车往那边小跑了过去。

    而韩建昆在车门子被关上以后便踩下了油门,继续往办公区去了。

    以李学武现在的身份是不大适合参与这种群体性事情的处理的,一般都是由秘书搞清楚缘由,或是交给相关部门,或是私下里处理掉。

    大门口是保卫处的底盘,李学武不能不管。

    但当他看见厂里其他公告栏也是这样的情况后,李学武便知道事情大发了。

    消息传回来的很快,李学武刚在办公室里坐下,沙器之便喘着粗气同于德才一起走了进来。

    “处长,是大字告”

    “坐下,慢慢说”

    李学武就知道没好事,虽然皱着眉头,但还是淡定地摆了摆手,示意两人坐下说。

    沙器之见到李学武的这份从容,便也放下了紧张的心,请了于德才坐下,又给于德才倒了热水,这才开始介绍。

    “内容有两点,一个是居民区项目,告厂里压榨工人,奴役工人,施工进度与投入不成正比,工人入住更是遥遥无期”

    沙器之满脸严肃地汇报道:“另一个便是联合企业项目,告厂里不公,牺牲工人利益,满足个别领导的私心和功利,致使轧钢厂在与其他企业谈判过程中失去了工人们应有的利益”

    看着李学武和于德才两人的脸色愈加的难看,沙器之顿了顿,又继续汇报道:“两点总结下来就是厂里违背了工人……”

    其实说到这里李学武便已经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了,更知道这都是谁搞出来的事情。

    他昨天还想着呢,那位也许还在等一个好时机,没想到厂里刚下发了文件,正在搞理论学习的时候突然来了这么一手。

    关键是这一手打的很准,很直接,李学武估计即便是杨凤山有了心里准备,被打的这一下也是有些懵的。

    以往的斗争都是控制在机关内部的,都是将对将,兵对兵,搞事情也要讲究个范围影响。

    现在李怀德不讲武德,直接发动群众,搞分化和矛盾,直接将杨凤山架了起来用火烤。

    这可真的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李学武是明白杨凤山在这两个项目上的用意的,更明白他这么做的目的。

    无非是轧钢厂的路线问题,杨凤山、聂成林、邝玉生这一系的人都是生产管理处出来的,脑子里都有一根筋,那便是国家需要什么,他们便服务什么。

    单位就是单位,单位就是国家的,没有立足根本,发展业务的想法,想的都是一盘棋。

    这没有错,错的是时代,这样想法的人未来被时代所洗刷时,忍不住理想破灭跳楼的比比皆是。

    他们的理想很纯粹,但有些人的想法很现实,李怀德就很现实,他可不想跳楼。

    所以在李学武提出多种经营并存,主体工业持续变革和发展的方针时,李怀德是赞成的。

    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需求也在随之而改变。

    杨凤山故意拖沓联合企业,不惜造成居民区项目迟迟达不到施工进度也在所不惜。

    这是他作为厂长的一种调控方法,掌控轧钢厂这么大的企业,总有他的想法,总有他的方法,别人的不理解和不看好他是不会在意的。

    但剑走偏锋的结果就是经不起舆论的浪潮侵袭,更在这个时代经不起厂里那些真正主人——工人的议论。

    现在看来,这场议论必然要造成一定的影响了,厂广播站每天例行播放的音乐没了,换成了邝玉生的讲话。

    时间早都到了交接班和开工的时间,但工人们人心惶惶、议论纷纷,聚集在厂区的公路上,都没心思去车间上班了。

    有人群聚集就会有闹事的,有带头闹事的就会有冲突。

    李学武这边刚接到厂长的电话,那边就来了消息,人一多就没好事,有人跳出来要搞事情。

    “处长,怎么办?”

    保卫处五个科室的负责人都到了李学武的办公室,目光齐齐地盯着李学武,等待着他的命令。

    李学武站起身,走到了办公室窗前往外看了看,厂生产区人是真不少,下班的和上班的汇聚在一起,看得李学武头皮发麻。

    “保卫科治安股,先往生产区去,给我盯住了,谁敢行凶就抓谁”

    “保卫股持械持盾,按既定程序组织安全保卫,不要直接与工人发生冲突,安全最重要”

    “消防科,把高压水泵车开过来,一有突发情况,等我通知”

    “其余科室随时待命,支援一线科室”

    “是!”

    都是训练日久的队伍了,李学武指挥起来得心应手。

    消防科韩战带队出任务了,李学武着重点了点消防科的副科长,让他注意听自己的命令。

    大夏天的,人心浮躁,点火就着,李学武不介意在大乱将起的时候给这些人降降温。

    不是一线的科室去忙了,其他后勤保障类的科室就没事了,而是比一线科室要更忙。

    综合科和机要科的人已经全副武装往楼下去站岗了,别以为拿了笔杆子就拿不起枪杆子了。

    现在一线科室除了治安股外是不带枪械的,所以如果出了情况,那后勤的科室就要扛枪上了。

    当然了,李学武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但也不能不防这种情况的发生。

    在命令下达后,李学武又把电话给厂长杨凤山打了回去。

    在回复了保卫处的准备过后,李学武还是带了一句,那便是问题终究要有人来解决的。

    这句话也给杨凤山一个提醒,保卫处的职责是保卫工厂,保卫工人,如果发生极端情况还有可能出手,正常的谈判还需要厂领导来做,保卫处不能,也没有资格做这些事情。

    其实说来,厂领导应对的不可谓不快速坚决了,但老爷车似的反应速度在李学武看来还是有些幼稚。

    厂广播站的讲话还在继续,但工人们已经没人听了。

    结果就是,邝玉生还在那讲着,生产区的状况却是一时比一时严峻。

    也是李学武布置的快速,生产区道路两边全是持械的保卫。

    相关的单位门口还有持盾的保卫警惕第看着生产区交接班的人群,让局势不至于进一步滑向深渊。

    而在生产区里流窜着的,那些喊的最凶的人已经被治安股盯上了,正在慢慢靠近,只等时机成熟了进行抓捕。

    上班的人越来越多,下班的也越来越多。

    出车间的人多,进车间的人少。

    要说起来,这些人也不一定就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但有一个看热闹的,就有一群跟着去看得。

    这个时候的精神娱乐匮乏,哪能放过这么大的场面。

    看着路边出现的保卫科,就知道今天的事情不小,一个个的也都沿着车间门口站着,等着看热闹。

    最热闹的要数那些窜来窜去,喊这个骂那个的那些人了。

    他们倒是想让队伍集合起来往外走,可怎耐人多声音也杂,再加上广播里的邝玉生严肃的语气,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一脸的懵。

    李学武见着生产区那边的闹剧,把视线从队伍转移到了主办公楼的方向,这会儿杨凤山还没有出现,不知道是不是在开紧急会议。

    而这次的主角李怀德更是迟迟没有现身,还真有股子稳坐钓鱼台的意思。

    既然主角都还没上台,李学武这个唱配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