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别逼我扇你

    第62章 别逼我扇你 (第2/3页)

笑着说了这么一句。

    他说完顾宁更不好意思了,刘茵那边却是不让了,笑着打了他后背一下,道:“我哪有那个意思,你就皮吧,等我烧火棍打你身上就知道了”。

    赵雅芳也是笑着对顾宁道:“就他这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你还不好好收拾他?留着过年一块儿打啊?~”

    顾宁微红着脸在桌底下掐了李学武一下,却是忘了这人皮厚了。

    李学武冲着大嫂笑了笑,道:“瞧瞧人家,过日子哪有不勾心斗角的,就连饭桌上都得是几双眼睛斜楞着,瞧见咱们家这么其乐融融还以为演的呢”。

    “少说两句吧,闲话多了呢”

    刘茵倒是想的多,儿子话里的意思没有针对性,但对门可就要对号入座了。

    李学武看着母亲问道:“您说说,为啥就能把婆媳关系处的这么好,是不是演的?”

    “我演你一巴掌~”

    刘茵也是被儿子逗的不好意思了,这哪里是逗,这是变着花样的夸她呢。

    儿子溜须她,却是当着婆婆和儿媳妇们的面有些不好意思了,嗔了儿子一句,道:“我是演的,就不该是慈母,我就该露出严母的一面,多打你几顿”。

    众人听了便都笑了起来,李学才还跟二哥叽咕眼睛逗笑着。

    老太太坐在炕里,身边站着李姝,也是笑呵呵地看着孩子们闹。

    李姝扶着炕桌站着,见着大家夹菜吃,着急的直跺脚,老想着爬上炕桌去。

    老太太把炖的土豆捣碎了,拌了鱼汤,用勺子舀了一点点,喂给了李姝。

    儿孙满堂,阖家欢乐,自然让老太太开心,也舒心。

    李学武问的问题家里人面上笑着,实际上心里都在想着,为啥家里人聚在一起很开心。

    无非也就那么几条,人少、心齐、挣得多。

    说人少不是李家现在吃饭的人少,是吃饭这些人里各户的人口少。

    老大家里两口人,赵雅芳肚子里有一个,虽说没分家,但刘茵也叫赵雅芳把工资自己拿着了。

    老二家里三口人,早早的分家出去单过了,离这边不远不近的。

    老三虽说还在家里,但户口都不在了,大学生,早就预订了要分出去单过的,房子和媳妇儿都准备好了的,就差毕业结婚了。

    最后就剩一小闺女,还是不占家里家产的,各个嫂子又能说出个啥来。

    一个大家庭早早的分出了几户来,各人过各人的,没了纠缠和你多我少,这争执也就少了,当婆婆的也就舒心了。

    说心齐,确实是李家的人心齐,有点儿啥事儿都想着彼此。

    虽然有的时候难免的有些不愉快,但隔了天便都不在意了。

    有老太太在前面做榜样,刘茵就不会小气了,当婆婆的都不小气,这媳妇儿们也就都学着样了。

    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挣得多了,家庭矛盾最根本的问题追溯下来就是钱。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意思就是这个。

    李顺现在赚钱都是刘茵收着,主要用于家里开支,小闺女上学。

    再想花都没地方花去了,就连正在上大学的小儿子都不用他给钱了,全叫对象给了。

    姬毓秀也是惯着李学才,她自己赚工资,自己花不了多少,倒是给李学才给的多。

    真有股子大嫂的那个意味,却是没有大嫂的厉害。

    李学文和赵雅芳都是大学教员,工资到手一百多块,更是不会跟婆婆要钱花的主,现在怀孕吃家里的都时常抢着去买菜,可不小气。

    老二家里更不差刘茵这边的钱了,且不说二儿子一个月三百多,就是儿媳妇一个月都有六十多,加一起小四百了,还能差了她了?

    这家里人要是各个都能赚钱,都有志气,也就没有在钱财上面勾心斗角的了,这气氛还能不和谐?

    单是老二李学武的付出就让其他人不好意思跟老人惹生气呢,

    赵雅芳家里的大弟弟就是李学武给照顾着,车子是李学武借给票买的,现在又拉着他大哥给西院修收音机家电赚钱。

    老三家里的房子是李学武给张罗着盖的,地也是李学武给要的,就连老三的媳妇儿都是李学武给安排的,对自己二哥,对老人更是没得说了。

    剩下个小妹妹,李学武掏心掏肺的,哪次见着不给个零花钱,兜里都攒下小金库了。

    这都不算着,家里人的工作和安全都是李学武给安排的,老大进监狱,老三和父亲进山,老三媳妇儿安排在了家跟前,还有啥理由闹。

    大家也都知道,李学武今天问这个问题是在逗母亲笑,可实际上也让众人“忆苦思甜”珍惜今天好生活的不容易。

    刘茵也知儿子的心意,所以满眼的欣慰和幸福,就是今天二儿子一家同老太太回来多做几个菜她也高兴。

    李姝见着大家笑,瞪着大眼睛看着,看了半天也没听明白个啥意思,索性也就不听了。

    再瞧见爷爷和太姥爷端着小酒杯享受地喝着啥,便着了急,因为她没有啊。

    这一着急便要耍脾气,李姝站着桌子边上看了看他们也没有给自己喝一口的意思,使劲一拍桌子,冲着两人就指了指。

    “呀~呦!”

    “哈哈哈~”

    众人都听明白了李姝的意思,因为这会儿孩子的哈喇子都馋下来了。

    老太太轻轻拍了拍李姝的屁股板,笑着道:“那个不好喝,咱们不喝”。

    李姝看了太太一眼,再见着爷爷和太姥爷喝的开心,怀疑太太骗自己。

    “呦!”

    这下算是急了眼,蹬着腿就要上桌子去抢了,李学武这边吆喝了一声也没管用。

    在李姝大魔王这,唯有好吃好喝与妈妈不可辜负,别人不好使!

    刘茵见着大孙女闹的没法,笑着去柜子上又给找了个酒盅洗干净了,点了一点儿温水摆在了李姝的面前。

    李姝看了看奶奶拿过来的,和爷爷、太姥爷的一样,这才算是停止了爬桌子的动作。

    小手小心翼翼地端了酒盅,学着刚才爷爷和太姥爷的样子去跟两人碰杯。

    李顺和大姥笑的没办法,也只好跟李姝碰了一下,这才瞧着李姝端着酒盅喝了一口。

    喝完还不算呢,李姝小手一抹嘴,学着李顺和大姥的样子一耨鼻子,抿着嘴“嘶呵”了一下。

    她这嘶呵多少带着点奶声奶气的味道,豪迈和品位没有,倒是把众人逗的大笑了起来。

    李姝见着大家笑,自己也拍着桌子笑了起来,小牙洁白,笑起来跟小兔子似的。

    因为有了这个活宝,这周六晚上的团圆饭便更加的热闹了起来。

    饭后刘茵收拾着,媳妇儿们帮着忙,李学武则是跟父亲他们坐了客厅闲聊了几句。

    看到姬毓秀给他们倒茶便笑着问道:“你哥回家没?”

    “没,好几天没见着人影了,不知道忙啥呢”

    姬毓秀倒了茶,撇了撇嘴角,看着李学武问道:“二哥,你知道?”

    “不知道”

    李学武摇了摇头,道:“我也是好些天没见着他了,问问”。

    “唉~~~跟街溜子似的”

    姬毓秀叹气道:“想劝劝他都找不着时间,有的时候回家都半夜了,也不知道在干啥”。

    “自己在家怕不怕?”

    赵雅芳被刘茵撵了过来,不叫她弯腰洗碗,便也就坐在了李学文身边。

    见着李学武跟姬毓秀说话,关心了一句。

    姬毓秀跟大嫂笑了笑,道:“还好,住楼上没啥好怕的,上下都有人,我白天也不在家”。

    “那就多在这边住”

    刘茵洗了手,用毛巾擦了,对着姬毓秀说道:“就在东院住着,上下班的也方便,省的回家自己一个人空落落的”。

    “嗯,知道了妈”

    姬毓秀答应了一声,却是看了李学才一眼。

    李学才贼着呢,见着姬毓秀看他,却是笑的嘴角咧耳朵丫子上去了。

    可随后母亲的话却是给他来了个暴击:“学才搬倒座房去住去,那边宽敞了”。

    李学才脸上的笑容瞬间石化了,想要跟母亲辩解两句,却是瞧见了父亲的眼神,再次低下头去。

    这没有结婚证就是不允许越雷池一步啊,刘茵就怕儿子和姬毓秀犯错误,这才将两人拢在跟前的。

    生产证,要真是有了怎么办。

    对李学才,对姬毓秀都是个影响,都订在一起了,何必因为这么点时间犯错误呢。

    李学武好笑地看了李学才一眼,伸手扒拉了他肩膀一下,对着他说道:“没啥事往东院跟毓秀收拾收拾屋子去,跟这儿发什么呆”。

    李学才抬起头茫然地看了二哥一眼,瞬间想到了什么。

    跳起来笑着便要往出走,身后的板凳都带倒了。

    再回头见着父亲犀利的眼神,不好意思地走回来扶起了板凳,这才装作沉稳地走出了门。

    可到了院里,便又不是他了,跟姬毓秀说笑着往东院去了。

    小儿女的感情就是这么的天真烂漫,要不怎么说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感情最是牢固呢。

    都三十多了才在一起,心态早就被生活折磨的差不多了,哪里还有激情。

    说是为了家庭和孩子,只不过是行尸走肉般的过活和无奈罢了。

    李学武笑看着弟弟和毓秀出门,再回头见着父亲不满意的神情,笑着劝道:“还小呢,您多教给他”。

    “十八了还小?”

    李顺哼了一声,端着茶杯喝起了茶。

    李学武跟大哥对视了一眼,彼此都很无奈。

    父亲对大哥管束不多,是有失望的成分的,学习这么好,不学医可惜了。

    对李学武管束多,却是一点儿失望都没有,因为就没有过指望。

    倒也好了,现在看见二儿子的进步全是惊喜,意外之喜。

    唯独对老三,这个传承他医术的儿子最为关心和在意,不仅仅是教给他医术,也有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

    有的时候更是把一件事掰碎了一点点的说给李学才。

    上大学以后更是手把手的教他,跟他谈论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就是望子成龙,修得一手好医术。

    可望子成龙的心态有些着急了,总是拿儿子跟自己当年做对比,哪哪都不对,让儿子有了压力,自己也是着急个够呛。

    大姥有的时候还劝劝,今天这会儿大姥吃了饭就回倒座房了,还有账没做呢。

    李学文却是不敢劝父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