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母猪的产后护理

    第141章 母猪的产后护理 (第2/3页)

,以及这处训练场大院和山上的阵阵枪炮声,都让他们耳目一新。

    地处偏远就代表了轧钢厂在这边很受重视,也很有保密性。

    但轧钢厂又用实际情况诠释了地处偏远并不代表着落后。

    当他们走到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休息区后,看着遮阳棚、餐桌椅、热茶,以及摆在桌上的罐头和小碗碟,就知道这里的生活并不像是他们所想的那么落后和艰苦。

    因为是车队行进,所以开了两个多小时才到。

    而舟车劳顿的众人看到这份准备时,无不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这份招待可以说的上是诚意十足了,不比山下的招待差到哪里去。

    李学武看着作训科的人请了这些人往休息区就座了,同时配合韩战等人给这些人讲解今天要参观的位置和程序,不由得给身边的魏同点了点头,表示了赞赏。

    能准备的这么齐全,考虑到今天来的人比较多,不方便都去办公区,也不适合直接去食堂,而是在办公楼前搭建简易休息区,布置的这么完善,能看出作训科的人听进去了他的要求。

    在上个月,李学武上山送装电讯设备的时候就跟魏同交代清楚了,参观团里的人都是有可能成为训练场客户的存在,怎么招待,怎么安排都交给作训科来组织。

    作训科的主要经济和工作成绩都来源于训练和培训,上山的单位越多才越好呢,来参训的人员越多他们才能出成绩呢。

    给保卫处赚更多的钱,保卫处才能给这边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建设呢。

    魏同陪着李学武往僻静的地方站了,笑着给李学武汇报道:“我们也是集思广益,问了华清的教导员,问了王政委,问了好些人,这才弄出来这么个形式”。

    “行啊,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李学武拍了拍魏同的胳膊,笑着说道:“无论你的工作形式是如何的,当前看效果是没问题的,继续保持,让这些单位都定下心来安排他们的人来这边参训才是成功”。

    “我明白”

    魏同很是了然地点了点头,同李学武汇报道:“今天参观的主要程序是参观日常训练、参观正治学习和理论学习、参观山上正在进行的实战演练”。

    “中午就安排在食堂就餐,同时参观食堂的用餐情况”

    “下午就着学员休息的时间参观宿舍,让参观团看看学员的日常休息情况”

    “下午会组织座谈会,请各支队伍的带队教官和优秀学员参与”

    魏同示意了休息区说道:“下午还会请在这边驻守的作训专家、正治教员和管理人员参加,到时候也会公布一些队伍的训练数据”。

    “挺好的”

    李学武听完汇报点了点头,说道:“参观团来了也不要特殊对待,搞什么形式化的东西,就是按照日常训练的程序来,平时什么样,给他们看的就是什么样”。

    “那是当然”

    魏同笑着点了点头,道:“这些参观团里可是有正在参训人员的领导,安排啥还不都得露馅啊”。

    “索性我们就没特殊安排”

    魏同在这边工作还是很顺心的,李学武能看得出他比以前有了更多的笑容,看来是习惯了。

    “这样就好,按照你们的计划实施”

    李学武点点头,示意了山上问道:“今天的实战演练是什么?”

    “是防爆和火灾”

    魏同在李学武问到具体工作的时候严肃了表情汇报道:“都是特殊科目的演练,到时候会安排各个训练队的人进行过演,每周一次,能达到训练效果和目的”。

    “嗯,通讯班呢?”

    李学武的目光又看向了半山腰的通讯基站,上个月安装完成后就直接交付给了在这边驻守的通讯班来管理。

    魏同知道李学武关心什么,抬手示意了通讯班的方向说道:“现在每天都会执行通讯训练,有一部分学员也会安排上山实习演练,主要是与咱们厂通讯排配合演练”。

    “注意一下保密工作”

    李学武点了点魏同强调道:“把通讯班的人设置成专班,再安排保卫值班,不要出现纰漏”。

    “这您放心,从交接之后就开始安排了”

    魏同在接手训练场以后成长的也很快,做事一板一眼的,很有股子成熟稳重的态度。

    “通讯班的人轮流上山值班,日常只有四名保卫和两名通讯人员在,每隔一个小时会有查岗的人去转一圈,八一六那边也会有人过去使用电台”。

    “这我知道”

    李学武点头表示知道八一六的人会去用那边的通讯设备,这在当初搭建通讯基站的时候就已经协调过的。

    八一六自己也有通讯设备,但不像是训练场这处这么的大,也不是像这处一样是固定式的,所以在传输距离和通讯指挥距离上有所欠缺。

    都是联合单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况,给八一六的人用,更能增加电台的保密情况。

    正因为八一六在用,所以京城电讯检查部门并没有对这处通讯点进行监测,毕竟涉及到了特殊部门,八一六自己的管理恐怕比电讯检查部门还要严格呢。

    跟魏同说了些训练场的情况,那边韩战等人也将今天的参观程序交代清楚了。

    参观团成员在喝了茶,吃了罐头后,休息的差不多了,也都纷纷站起身,跟着各自的领队和作训科的人员往不同的方向散开了。

    因为各参观团要看的内容不同,这边正在参训的队伍也不同,只能是分开看。

    有训练的就去看实操训练,有正在上正治课的就去听正治课,有正在上理论课的就去听理论课。

    李学武则是带着韩建昆往山上去了,留下沙器之跟魏同一起,做好参观团后勤保障工作。

    他上山主要是想看一下山上的训练场、育植区、垦区以及养殖区,还有就是看望一下正在考察和研究的京城中医院团队,最后就是他刚才同魏同说到的通讯基站。

    从京城来密云的这段路不太好走,断断续续的,有砂石路,也有土路。

    上山以后的路况更是糟糕,因为夏天雨水足的原因,路上很长一段都是比较深的车辙印,小轿车是别想上来了。

    一看就是大卡车轧出来的,李学武上来的时候感受着屁股颠簸,想来老彪子居功至伟。

    上山的后半段就好了很多,山上的训练队伍是有安排轮流下来来修路的,包括动用了大卡车从山上拉了煤渣和石头渣子铺路修路。

    至少是保证路基不会因为雨水冲刷等原因造成深坑无法通过的情况。

    到训练场以后安排那些参观团人员休息也是这个原因。

    至于为啥上山的路一半好一半坏,这就得说李学武的精心布置了。

    反正这条路得修,慢慢修,一直修到天下太平了才结束。

    砂石路嘛,山上的石头有的是,废弃煤矿里面掏出来的煤渣子有的是,只要想修就能修。

    但得可着进度修,山下的路用的少,山上的路用的多,所以先修山上的路。

    从训练场通往山上训练场的路,以及通往半山腰通讯基站的路,都是用的比较多的路。

    所以李学武坐在车上并没有感受到很颠簸的情况,也没有了第一次上山来时那么的不好走。

    上山的路已经被修整过了,铺了煤渣,打了地基,修了排水沟,好走的很。

    每天都有拉练的队伍上下山,有个大一点的坑都会被平整好。

    指挥车从山下训练中心到山上的训练场也只用了二十分钟。

    这还是因为山路弯多不敢快开的缘故,要是直线,说不定一脚油门的事。

    站在山顶平台上往下望,灰突突渲染着绿色的小山村、训练中心、食品厂、医务工作站、通讯基站等区域尽收眼底。

    再回首,那山还比这山高。

    李学武先是查看了山顶训练场的训练设施,包括模拟城市高楼等建筑、射击训练场、山洞内部的三线训练场等等。

    看完这些李学武又去旁边山洞看了看育植区,这边在夏天的时候主要是培养秧苗和种子,在冬季的时候可以继续种植不需要光照的蔬菜。

    这是改善八一六团和训练场食堂伙食的重点项目,也是供应山下单位,创造利润的重点项目。

    去年种植的很少,属于实验性质的,种子也都是从村里收集的,不太全面。

    今年经过半年的开发和整备,整个山洞都被充分的利用了起来。

    该加固的地方重新加固,该消除和整理卫生的地方重新改造。

    不合适的洞穴直接封闭,同时将取暖和照明设备重新进行了安装和修缮。

    这才来就没有了发电机的噪音,因为在八一六团工程处和轧钢厂工程处共同努力下,从山下牵了一条电路上山,供应训练场,也供应这边的育植区等区域。

    在育植区工作的不仅仅有八一六的人,还有山下红星村选出来的优秀代表,一同参与育植区的基础工作。

    说是优秀代表,其实就是可靠之人,被尹满仓安排上山参加劳动而已。

    而在山洞内部给医务工作站划分出来的区域,李学武见到了在这边实习的三弟李学才。

    骤然见到自己二哥李学才也是很高兴,嘴里也是叭叭叭地一个劲儿地问着家里的情况。

    在这边一同工作的年轻人也都笑了起来,目光里全是羡慕。

    倒不是羡慕李学才有这样牛哔的二哥,而是羡慕他能见到自己的亲人。

    这些年轻人里面有的是中医院的实习生,有的是今年从各医学院招收来的实习生。

    还有就是李学才的同学,中医院副院长的儿子赵侠这样的学医干部子女。

    他们上山的目的跟李学才一样,都是家里安排,或者是自己不想在学校里参与那些事。

    至于实习生嘛,刚开始来的时候不情愿,但是从上个月开始,再到这个月,不时的传上山的关于中医院内部的消息让他们都老实了下来。

    在这儿有老师傅教学,有病人可以诊治实习,有山上干不完的中草药育植工作,还有中成药研究的课题。

    这些工作很辛苦,环境也很艰苦,但总比山下那种朝不保夕的境遇要好的多了。

    做人就怕比,环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