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悄悄滴进村

    第148章 悄悄滴进村 (第2/3页)

长在给他吹牛,他已经对招待所里正在进行的核算账目结果拭目以待了。

    张松英敢给工作组的靳良才这么说也是有目的的,工作组前期查保卫处时就查了账目,她们也是要给这种检查打个预防针的。

    一旦招待所的账目露了面,惦记这边营业利润的人就不会少了。

    轧钢厂的财政虽然已经初步得到了缓解,但谁又会嫌弃厂内多出一笔盈余呢。

    秦淮茹和张松英几人开会商量了一下,把饼画大,越大越好,大到现在这点钱在饼的面前不值一提。

    张松英也真是敢说,还在计划中的团结湖二期还没有钱提上日程呢,有两匹马在那吃草就敢说建马场。

    更牛的是还说要整修大训练场,干轧钢厂都没钱干的活。

    最后还给靳良才整了一个大的,说什么要建游泳馆。

    好家伙,从一开始的几万、十几万,再到现在的几十万,上嘴皮一打下嘴皮,在她这轻松的很呢。

    知道的都了解她是副所长,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副厂长呢。

    不过张松英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都说了是计划中了,且不说计划没有变化快,这计划中的东西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来完成也是没毛病的吧。

    靳良才走回来的时候也觉得张松英后面说的有些不靠谱了,这说的也太大了。

    不过当他回到办公室,从审计人员那里接到了审查结果后,便不再这么觉得了。

    招待所复业不到五个月,总营业额四万四千多块钱,尤其是后面几个月营业额增长趋势明显。

    而在总盈利一栏中,靳良才看到了个让他惊讶的数字,两万三千多块钱。

    这么多的盈利,难怪刚才这位副所长张罗着要建游泳馆呢,看来是真有钱啊。

    而在看到总支出的时候他又皱起了眉头,总盈利款的两万三千多块钱花的就剩不到三千了。

    不到五个月,花了两万多,干啥了?

    不用问了,在看到这个数字之前人家就给他看了钱是怎么来的,钱又都是怎么没得,以及后面的盈利还计划怎么没。

    这钱花的他看着都心疼啊,两万多块钱啊,这个时候过万的钱数就是一笔巨款了,招待所的管理人员是真敢花啊。

    依照已经过去的六月份营业能力,招待所一个月的总进账会达到九千元,盈利也将达到六千元以上,人家吹的牛还真就有可能会实现啊。

    不过他自己也清楚,招待所的这种吸金能力是几个关键因素造成的。

    住客满员,招待所现在除了接待轧钢厂职工家属日常的住宿外,还承接着来厂检查、学习和考察的兄弟单位人员。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来京出差慕名而来的住客,均是找了轧钢厂的关系来这边住宿。

    还有些上级部门借招待所的大小会议室来开会的,因为这边的服务好,设备设施都是新的,很方便。

    承接会议和招待又是一笔进项。

    既然这些基础的服务都能赚钱了,那平日里的增值服务就更能赚钱了。

    闲时餐饮、专车出行、冷饮水果等特色服务不一而足。

    靳良才看到这份成绩单吓了一跳,检查结果传到厂办那边,听到这个结果的厂领导也都是吓了一跳。

    他们也都听说工作组进驻招待所进行检查了,有好事的已经在赌,说这一次工作组会不会继续栽跟头。

    这么闹的原因无非就是因为那个人,对招待所有着绝对影响力的人。

    厂领导自然不会参与到这种胡闹中,不过也都注意着那边的情况。

    招待所现在隐隐成了轧钢厂对外的一块招牌,不少的领导来这边住宿过后都对招待所的服务表示了赞扬和感谢。

    能给轧钢厂争光的单位自然就是好单位,厂领导当然不希望招待所会出现问题。

    无论谁对招待所有影响力,只要他们好,这招待所就有可取之处。

    即便是工作组查出了一些问题,杨凤山那边也是准备干预一下的。

    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嘛。

    可工作组给出的检查结果没有苦劳,只有惊喜。

    对于杨凤山等人来说,这份惊喜里惊讶偏多,喜少了一些。

    虽然招待所好,给轧钢厂争光添彩了,但也不至于那么的喜,毕竟他们不是那个对招待所有着绝对影响力的人。

    尤其是听见检查结果的这些人,都对招待所的吸金能力表示了惊讶。

    杨凤山甚至有些后悔了,早知道招待所这么能赚钱,为啥要在当时为了省那么一点点建设经费而给她们批复了可以截留盈利结余的申请。

    当初不看好的种子竟然能结出这么多,这么大的果实,实在是看着眼馋啊。

    不过他不是眼馋招待所的这些盈利,作为一厂之长,这点盈利与他手里过的钱数相比,那就是小儿科,一捏捏。

    杨凤山是眼馋招待所的这种能力啊,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具体体现在了人员上,组织结构上。

    他更眼馋的是李学武,很是欣赏李学武的这种选人用人的眼光,更欣赏他的带教能力,教出了这么多的管理人才。

    秦淮茹他很了解的,进厂的时候他就认识这个长相标志的女人,她男人的事情还是他给办的,让秦淮茹进厂接班也是他允的。

    可在车间里的表现他不是没听过啊,不咋地啊,怎么到了李学武的手里就跟变了个人一样呢。

    还有跟着秦淮茹一起去招待所的张松英,跟她一样都是车间里的工人,怎么转一圈就成了管理人才了。

    工人到干部的过渡和培养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能教出来的。

    尤其是服务岗位和管理岗位,最是不好出成绩的单位竟然能教出这种人才来。

    可以这么说,秦淮茹和张松英能有今天,离不开李学武的精心教导,日夜操练。

    尤其是在真抓实干这一块,招待所是学习到了,也具备了保卫处由李学武带出来的这一工作精神。

    李学武可不知道招待所的检查结果,也不知道会有人惊讶于招待所的检查结果,他现在正忙着做检查呢。

    上午在轧钢厂忙了一个多小时,李学武乘车前往了市局。

    跟郑富华说好的,今天由他来这边就前几天市局正治部王副主任的检查情况来做检查。

    李学武的指挥车进院倒是很容易,毕竟他的车在这个时候还是很少见的,一般都是强力部门单位在用。

    保卫见到李学武的证件更是没有阻拦,示意了市局内部的停车位置。

    下车后李学武交代韩建昆在车上等自己,他则是自己拎着包往大楼里去了。

    这边他也是头一次来,本身在分局工作的时间就不长,又因为是兼着两边的职务,即便是有在市局开的会他也是让王小琴来这边开。

    李学武倒是没想到自己来这边的第一次是来做检查的,实在是不露脸。

    不露脸的事情在后头呢,他按照文件通知进门口找值班室问了,值班的干部给他指了三楼。

    等他到了三楼按照门牌指示找到了正治部教训三科,却是吃了个闭门羹。

    不是教训科就是教训人的,而是教育训练科的简称负责全市所有警查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

    而李学武现在按照文件指示,就应该来这边做检查接受思想教育,改正消极错误的工作观念。

    可他敲了门办公室里面的人也给开了门,但一听说是东城治安大队来的,给开门的人指了墙边的椅子,让他等着,说副科长出去了。

    知道为啥有的人宁可在机关里当副科长也不愿意下去当副处长了不?

    现在李学武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副处长是下面的业务领导,负责的都是具体繁杂的事务。

    但是,他到了机关得接受这边科室的管理,副科长不一定就是副科级,但这么一说着李学武就有种想打人的冲动。

    他在治安大队也没对谁这样过,办公室都进不去,还得坐门口等着。

    这是等着嘛?

    这是晒着啊!

    市局的走廊里来回走动的都是什么人,李学武往教训科门口一坐又成什么?

    人家这是要晒一晒他的脸呢,让他知道知道厉害。

    李学武倒是懂得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

    不受这个也行,没人说你一定得在这坐着等,站着也行的,离开也行的。

    可是有一样,人家副科长回来了,你没在,那就别怪人家让你在这白等一天了。

    那你问了,我一直在这等着就能等着副科长了嘛?

    也不一定,人家忙完就来找你了。

    具体多久忙完不知道,这工作哪有个准啊。

    所以李学武很清楚,自己有的受了

    好整以暇地坐在了门口的木制长椅上,李学武掏出香烟点了一支,丝毫没有顾及棚顶上吊着的“肃静”和“禁止吸烟”两个牌子。

    往来的办事人员有的好奇地瞥了李学武一眼,有的则是看都不看就过去了。

    好奇的都是看李学武身上穿着的一样的衣服,却是很屌的样子,这特么比领导都还领导啊。

    能坐在教训科门口等人的,还能是啥干部,一定是犯事了来做检查呗。

    可他们也是少见这么屌的人,犯错了还这么理直气壮的,那到底是谁错了?

    看着李学武脸上的疤,以及他身上桀骜的气场,以及温文尔雅的气度,强烈的反差倒是引起了不少人的观望。

    门外的声音自然也引起了教训科办公室里的人注意,刚才开门那个中年人出来看了一眼,见李学武眯着眼睛不说话,也没搭理李学武,又转回身进了屋。

    这屋里就像只有他一个人似的,整个一上午,就露了这么两面。

    中午吃饭的铃声响了,这走廊上各办公室里的人鱼贯而出,包括刚才一点动静都没有的教训三科。

    李学武眼睛眯着,心里数着,认着从办公室里走出来的人。

    这些人有的看了李学武有的没看,直接往楼下去了。

    李学武看着教训科的人走完了,这才拎着包跟着人群下了楼。

    他可没有去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