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年中会议

    第162章 年中会议 (第2/3页)

一段时间的检查工作做了总结和建议,总结了轧钢厂管理上的漏洞和责任缺失,建议是对这一段时间出现重大问题的部门进行干部调整。

    他的话正在说着,可台上台下的人心里却是一紧,尤其是当他说出工程处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建议追责免职,人事处主要负责人建议调整的意见后,众人更是觉得脑袋上添了一把刀。

    本来嘛,邓之望的问题是要涉及到这两个部门的,后来上面接手了,厂里一直也在等着上面的决定。

    而后这两个部门便带着包袱上阵了,每天都提心吊胆的等着关于邓之望的处理结果。

    这关乎对他们的处理意见和态度,也是追责深浅的标尺。

    现在处理结果下来了,可以说严重到了极点,他们的心一下子就凉了。

    冯副主任的话就代表了上级的态度,也代表了他们这次的处理结果走向。

    工程处负责人就是处长,主要负责人就是副处长,他们都是居民区项目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出了问题自然是要承担责任的。

    而在居民区项目管理过程中,邓之望是开了人事的口子的,那人事处的副处长也是得担责的。

    管理不严,未能承担起应尽职责,工作态度和能力的缺失,免职是正常的,调整也是应该的。

    人事处副处长建议工作调整的意思就是级别不变,不能在人事处工作了,可以去其他处室任副职。

    不过这对于当事人来说已经就算是很严重的处分了。

    当然了,这仅仅是冯副主任代表工作组对厂谠委的建议,是要经过厂谠委研究决定后考虑的。

    这一次年中会议是要研究干部任免的,只是会议议程还没到,在主台上的众人都没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说。

    不仅仅是厂里的班子成员肃了脸,就连新来的这位程副厂长也尴尬了起来。

    直到冯副主任讲完,这才在厂长杨凤山的示意下接了话题开始表态发言。

    可能是因为受冯副主任发言的影响,无论是程开元,还是董文学,表态发言都很简短,显得很是低调。

    而会议议程进行到这里的时候,便进入到了会议最关键,也是最繁琐的阶段。

    全体工人代表、谠代表和干部,共同听取并审议谠委、厂办和纪检三个部门的工作报告。

    先是杨元松代表厂谠委发言,随后是杨凤山代表厂办发言,最后是薛直夫代表纪检发言。

    这三个报告自然不是连起来说的,中间经历了休会和午餐。

    等薛直夫的讲话结束,今天的年中会议议程也结束了。

    李学武随着众人下了主台,无视了徐斯年的眼神示意,随着领导们从侧门出了大礼堂,径直往保卫楼走去。

    会议结束的时间是三点多快四点了,总得留出一点时间来保证轧钢厂的工作不受耽误啊。

    他们就负责一个部门,李学武这边可是负责两个。

    一回到办公室便开始了繁忙的工作,他哪有时间和心情去猜徐斯年跟他示意啥呢。

    沙器之早把李学武应该处理的文件准备好了,跟流水线作业似的,该重点关注的部分都被他用铅笔标注了,李学武看得很快。

    前些天光看会议材料和理论材料了,今天的工作恢复成了以往的那些业务文件。

    李学武手里帮着,又示意了沙器之给治安大队打个电话,沟通一下那边有没有什么事。

    沙器之并没有把电话交给李学武,而是由着他代李学武跟那边问了一下今天的工作安排。

    有几个重要的文件需要李学武处理,定下下班后去拿回家看的意见后便挂了电话。

    放在以往,李学武是绝对不会把工作带回家的,工作时间干工作,私人时间享受生活。

    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他的时间是不够用的,完全不够用,一个人劈成八个都不够用,这工作永远忙不完。

    这三天轧钢厂都要开会,他走不开,只能加班了。

    “处长,听说来了个新副厂长,还是常务副厂长?”

    “嗯”

    李学武眼睛看着文件,手里写着意见,嘴里却是回答了沙器之的问题。

    沙器之的手里拿着笔也是忙活着,该登记的登记,该核对的核对,嘴里却是接着问道:“这上面下来一个常务副,那……”

    李学武知道他是啥意思,抬起头看了他一眼,随后继续低头忙了起来。

    沙器之抿了抿嘴,没再说起这个话题,他想不懂的就问李学武,李学武要是不想说,那他不懂也就不懂了。

    其实也没什么好不懂的,来了一个常务副厂长,那就是厂办的2号人物了呗,协助厂长管理轧钢厂业务。

    有人问了,那厂办的2号人物为啥坐在7号位啊?

    因为他是刚来的,资历上是要谦虚的,在谠委还没有职务呢,所以是要排在谷维洁和薛直夫后面的。

    而熊本成今天坐在4号位上完全是因为这次会议里有工代会的,他是工代会一把手,可不就是坐靠中间的位置嘛。

    如果是正常的呢?

    正常的应该是坐4号位,还是要在薛直夫前面的。

    不过薛直夫的年龄比他大,还是纪监书记,排位比他高也是正常的。

    为啥程开元没有谠委的职务?

    因为会议还没开完呢,这一次会在增补中添加他的名字。

    厂长可以任命,副书记也可以任命,因为这些职务都是谠组职务,而现在程开元要先解决谠委的身份,是要在这次大会上选出来的。

    不过会议还没开完呢,他就已经成为这次大会的焦点了,所有人都知道,厂里来了一个关键人物。

    沙器之刚才想表达的是,这个位置李副厂长惦记多长时间了,这一朝希望破灭,会不会出什么事情啊。

    能出什么事,李怀德怕不是早就预料到了有这么一天。

    年中会议都没传出他进步的声音,上面又含蓄着不说,那就是要调整了。

    尤其是董文学没有进厂办,而是去了厂谠委,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邓之望的位置要是重新填补的,那来的就一定是个关键副厂长了。

    本来景玉农的位置就够关键的了,他可能也是没想到上面对轧钢厂班子这么的不满。

    想想也是了,都出多少次事情了,闹的鸡飞狗跳的,还不打板子,留着他们过年啊?

    李怀德的梦早就碎了,可他现在奔着更大的梦去呢,李学武是没看出他有什么懊恼表情的。

    有什么可懊恼的,该布置的都已经布置完了,该收获的都已经定下来了,有没有这个位置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所以沙器之问了一句,李学武便瞪了他一眼,没叫他再说下去。

    能在这个时候来轧钢厂,并且担任主要职务,那就是有能力、有魄力的。

    尤其是他的资历和履历,十分的漂亮,轧钢厂里科班出身的可不算是多。

    聂成林算是一个,可这一次程开元来了,他的位置就真的尴尬了。

    李学武能想到程开元主要负责什么工作了,也能猜到聂成林的工作调整后情况了,挺魔幻的。

    其实李学武并不想换掉聂成林,毕竟一个很熟悉的对手要比陌生对手好摆弄的容易些。

    今天来的这位,李学武还没有关于他的具体信息,一切都得等会议结束了,才能有时间好好看看这位的情况。

    以前的年中会议是不是要开三天李学武不知道,但三天会议下来,能把人累成狗他是知道的。

    如果说周一的会议是听,那周二的会议应该就是说了。

    很多人都能说,主动说,被动说,李学武就是被动的那个。

    这一次是由李学武作为保卫处负责人,在招待所一楼会议室向大会审议小组成员,以及部分轧钢厂工人代表、谠代表和干部做工作报告。

    报告的标题是《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奋力谱写时代建设新篇章》

    李学武在工作报告中指出,轧钢厂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局势,正走在时代先进发展的路上,保卫处作为轧钢厂重要组成力量,是要以争先锋做榜样的态度来绘制新时代背景下新的保卫人员篇章。

    回望过去,李学武就保卫处这半年来的变化和工作发展做了阐述性发言,在组织的关心和领导下,是如何取得一个个优秀成绩的。

    展望未来,李学武在报告的最后,用保卫处这半年来的发展数据对保卫处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合理性的预测和目标制定。

    有思想,有内容,有自我批评,有赞扬一线,有总结检讨,也有新的目标,李学武的报告获得了来参会的大会审议小组成员谷维洁副书记以及在场所有人的认同和支持。

    在随后的工作意见和建议讨论会议中,李学武也是广泛的听取了各个代表和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在谷副书记的勉励发言后,李学武也是就代表们关心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和回答,对代表们的意见现场就做出了工作安排,布置了后续的一系列举措。

    分会场的会议进行的很顺利,再回到主会场后,由厂长杨凤山宣布谠委递补人员拟建议名单时,李学武名字出现也让会场内部响起了一阵掌声。

    有的时候群众基础很玄妙,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好像看不见摸不着似的。

    但在这种会议上,掌声就是对领导干部的最重要衡量标准。

    这一次按照程序,是有两人进入递补委员建议名单的,一个是程开元,一个就是李学武了。

    程开元的名字是放在李学武前面的,而后当读到李学武的名字时,掌声的热烈程度是比前面高出很多的,很明显的。

    这也让坐在前面的程开元不由得往下面看了一眼,从台下第一排的位置上找到了李学武的名字。

    第二天的会场安排主台上只有厂领导就座了,各部门负责人同所有代表一样在台下就坐。

    程开元刚来,对轧钢厂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对轧钢厂的干部自然也是不了解的。

    昨天来厂参加大会,会后他马不停蹄的回了原单位交接工作。

    连给某些人去汇报工作的时间都没有,不乏有人已经在打听这位领导的脾气秉性和喜好了。

    今天再来开会,这位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