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夜宴

    第165章 夜宴 (第2/3页)

任务的时候李怀德就说过这个问题交给他来办,看来是办成了的。

    这种人嘴都严,如果不办成是不会在会议上讲出来的,既然他敢说,那就不怕别人问。

    而合作的内容无非就是从外面贸易回来的商品呗,以及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分成。

    很简单的来说,以前轧钢厂调度处申请车皮任务都是不花钱,因为这是上面给分配下来的指标啊。

    车皮数就这么多,你用完了也就没了,再想申请车皮就得等,且得花钱了。

    现在李怀德不想等,更不能等,不能让贸易车皮占了轧钢厂本身运输的指标,所以只能跟京城火车站搞合作。

    为啥贸易前面加了个联合贸易,李学武都能猜到,一定是有外面的单位介入了。

    不过这么来看并不一定就是坏事,或者说利润就此降低了,本身过度依靠长途运输来搞的贸易,轧钢厂并没有什么先天上的优势,无非就是比别人的脑子好使罢了。

    以前搞一次贸易得要求调度处紧着算车皮指标,压缩任务数,现在不用了,可以敞开了用。

    既然是合作单位了,那轧钢厂要搞贸易,火车站那边是一定会给调度出车皮和车头指标的。

    火车站在创造运费利润的同时还能完成对本单位的福利商品以及其他所需商品的采购项目,何乐而不为呢。

    李怀德是不会做亏本买卖的,贸易项目是他重新站起来的根基,也是他的一条腿,对轧钢厂不好的事他是不会做的。

    这个时候的企业管理还是很透明的,在这种会议上,厂长是要做工作报告的,代表们都有审查权,他说你上半年的工作哪哪不行,你就得听着,就得改。

    李怀德可不敢自掘坟墓,让大家觉得他亏了轧钢厂来创造个人成绩,景玉农的老路他不会走的。

    把联合贸易跟居民区项目的建设挂钩就是李学武给他出的最适合的发展目标,联合贸易所赚的钱都给居民区建设居民楼了,谁能找他的麻烦。

    现在李怀德搞这个贸易,有一大批坚定的支持者,就等着他赚大钱,好让居民区建设的快一点,他们好赶紧搬进去。

    所以当李怀德讲协同发展,讲销售处向外扩张,从轧钢厂走出去,到全国各地扎根发展的话也就不显得很盲目了。

    有统筹中心,有调度中心,有运输能力,你在全国范围内,只要有火车站的附近找到了合适的商品,并且能把轧钢厂生产的产品卖出去,那你就可以在那扎根,建设轧钢厂销售处网点了。

    现场的代表听的倒是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毕竟销售处这么发展下去的话,那是不是需要更多的人了啊。

    这是自然的,李怀德和李学武设计的销售网络不可能是让一群车间里或者毛孩子们去管理和负责的,是有一套完整的培训和管理体系的。

    怎么做市场调查,怎么谈合作,怎么选择网点位置,怎么布置网点环境,怎么开展销售和贸易项目,都已经做好了培训准备。

    下一步红星训练场就会开设销售培训班,培养专门的销售管理人才。

    那现在已经派出去的人就不用管了?

    当然不是,现在出去跑业务的大多数都是销售处的老同志了,他们的作用李怀德和李学武并没有抱太多的希望,仅仅是让他们去做个基础调查。

    调查也很简单,找县志,按照表格仔细跟地方的商业部门沟通和登记,带回样品来就行了。

    那销售培训班的学员从哪儿来呢?

    很简单啊,轧钢厂内部抽选,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可以报名,经过培训合格的就可以上岗了,没有学徒一说。

    从已有干部中选择比较优秀的,愿意外派发展的,结合这些人员组建销售管理团队,前往预定目标开展工作。

    新单位,新岗位,新机遇,一定是要比窝在车间里要强的,那有能力有脑瓜的人会不会想做这个工作呢。

    其次就是工人子女的选招,这个就要从具有高中毕业学历里开始选了,即便是初中学历,那也是要有一定成绩的。

    至于随网点一起搭建的财务和后勤等部门,那就需要其他单位的配合了。

    可这是用人的活儿,哪个单位不愿意啊,这个时候只要有指标,就有好毕业生等着进厂呢。

    刚听景副厂长说了今年不招人,可这边李副厂长随后便开了一个口子,这是不是就叫打脸?

    当然不是了,李副厂长都说了,是要充分地从轧钢厂内部招选人员进行培训和锻炼的,下一步才是从工人子女中选招人员的。

    这一说法完全符合景副厂长所规定的人事内容,这种会议上能出现这种纰漏?

    不过景副厂长给了一个招录的口子,现在李副厂长又给了一个招录的口子,现场的气氛终于活跃了起来。

    虽说销售处招人的标准有点高,但并不妨碍工人代表们高兴。

    跟农村相比,跟一般城市家庭相比,轧钢厂工人家庭财务状况还是比较好的,供几个孩子读书是不成问题的。

    只要自己有能力有上进心的,考个初中还不容易?

    就怕是棒梗那样的,小学还没毕业呢,已经定好小学毕业后干啥去的孩子。

    闫富贵家的几个孩子没啥大出息,但可都是初中毕业的,这就说明即便是脑瓜子不太行的,只要咔嗤住了,也能学的好。

    这个时候哪个工人家里没有孩子的,哪个家庭里没有初中生的,能安排一个是一个呗。

    现在的工人们也看明白了,轧钢厂不是有位置不招人,是现有的位置都人挤人了,没有再招人的能力了。

    能把现在人挤人的状态解决一下都是当前轧钢厂主管人事的这些领导们的奋斗目标了。

    现在看又是建厂又是发展三产又是扩充职能的,还不就是给这种情况创在机会嘛。

    只要有机会那就可以等,不能事事都求全嘛谁敢保证换了一个人上去就能比现在的这个干得好?

    反正台下坐着的众人没一个敢站起来说,你困难那你下来,我上去能解决。

    还别说,真要是有个人敢这么说,这个时候还真就敢用他。

    这是一个既严守规矩的年代,又是一个有创造性的年代。

    在随后的时间里,聂成林副厂长简单的讲了一下工程处和服务处的工作,要求抓建设,抓服务,抓思想,抓技能。

    老生常谈罢了,可没有景玉农的跌宕起伏,更没有李怀德的暗藏玄机,真就是平平无奇。

    不过这也并不奇怪,聂成林是从根正苗红的生产主管厂长调整下来的,还是被部门负责人给挑下马的,他的脊梁骨都摔折了,哪里有底气。

    再说了,他现在管理的两个部门都不是什么轻松的角色。

    工程处和服务处都是一二把手被换掉了,整个大换血啊,新来的人还都不熟悉工作呢,他就能熟悉了?

    再一个,服务处先前闹的欢着呢,现在王敬章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这么一个大烂摊子,让他怎么收拾。

    别说接下来的工作安排了,先把工程处的士气提起来,再把服务处的傲气打下去吧。

    董文学是倒数第二个讲话的,也是讲的比较多的,主要还是炼钢厂的变革与转型。

    他在钢城上班,虽然现在钢城炼钢厂也提了级别,但是毕竟离得远嘛,想要在项目和工作上获得支持,那就要抓住一切的机会推销和宣传他的思想和工作方向。

    从炼钢厂现有的情况讲到了转型发展,又讲到了三产和五金小商品方向的发展。

    讲的很细致,也很有内容,台上的领导一直在看手里关于炼钢厂的材料,耳朵里听着,眼睛看着,心里想着。

    直到董文学的讲话完了,也没有听到他提起关于保卫处下半年的工作部署和安排。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董文学在给自己的学生留余地和机会呢,他现在主管保卫处,但故意不做部署,就是支持李学武可着自己的想法去干工作。

    这种支持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也就是出现在他担任了更重要的职务,且无暇分身回来主持保卫处工作的情况,一并将所有权限都交给了自己的学生。

    尤其是当保卫处出现了第二个副处长的时候,董文学更是要加深轧钢厂众人对这一深刻印象的理解。

    董文学的讲话隐含内容释放出了对李学武的全面支持,也对突然补充保卫处副处长一事做了强烈的反馈。

    萧子洪原先就是处长,主持工程处工作,现在降职去保卫处,跟李学武相处起来怎么样谁都说不好。

    但是结果是一定的,董文学是保卫处处长,可也是厂谠委副书记,谠组成员,是炼钢厂谠高官、厂长。

    李学武是保卫处副处长,谠组书记,可也是谠委委员,纪监副书记。

    怎么打?

    别人不清楚,萧子洪已经麻了,人在楼顶,周围都是龙哥。

    董文学现在不讲保卫处的工作其实也在保护他自己,他现在身上的职务有点多了。

    这也是为啥在班子会议上定了在未来三年时间里,将会对他身上的职务进行“瘦身”的原因了。

    两年内卸任保卫处处长职务,三年内卸任炼钢厂厂长职务。

    瘦身了,可能职务也就会更进一步了。

    董文学的讲话好像耗尽了在场众人的耐心和容忍度,因为这都五点了,马上下班了。

    熊本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讲话的,再加上这位老大爷的语速奇慢,时不时的还喝口热茶,所以会议现场显得很是沉闷。

    好在他也知道自己不是重要人物,讲话也没人听,内容也干巴巴的,讲团结,讲发展,讲学习,讲劳动光荣等等。

    不过他的讲话结束后,获得的掌声却是最热烈的,特别的热烈,也让这位老大爷喝茶的时候差点撒了一身的茶叶水。

    主台上,杨凤山捂着话筒跟身边的书记杨元松商量了几句,又问了其他几位领导的意见,便做了个简短的总结,随后宣布年中工作总结会议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