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卖艺

    第221章 卖艺 (第2/3页)

要求,室内卫生搞的很好,值班室的地面还撒了清水。

    这会儿在单南奇的介绍下,很标准的大高个儿,站起来回答的声音又青春又精神的,李怀德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好好好”

    李怀德笑着摆了摆手,问道:“今天播放什么歌曲啊?”

    “是《我们走在大路上》,领导”

    于海棠面带微笑,回答的很得体,主要是声音好听的很。

    广播员都这样,认真起来的声音和日常说话是不一样的。

    就李学武所知,于海棠的声音有些粗,可能是广播久了累的暗伤。

    倒是这会儿,回答李怀德问题的时候,于海棠的声音好听的多了。

    李怀德显然很吃这一套,站在屋里还问了几句播音台的问题。

    其他人则是看着、听着,由着李怀德和于海棠说着。

    单南奇对于海棠并不是很欣赏,但自己的轿子必须自己抬啊,于海棠是广播站的人,领导来了,就算不喜欢她,也得夸着她说。

    没想到的是,于海棠还颇得李主任欣赏,这让单南奇跟吃了苍蝇屎一般的难受。

    “应该多播放一些这样的歌曲,丰富厂内职工的娱乐生活”

    李怀德问了几个问题,随后对着谷维洁和李学武说了一句。

    谷维洁点点头没说话,李学武应声道:“如果能允许工人们点歌就更好了”。

    说着话看向单南奇建议道:“多安排人往一线车间走走,听听群众们的心声,按照领导的要求,选择积极向上的内容,同时要兼顾到群众们喜闻乐见的兴趣爱好”。

    “是!”

    单南奇认真地回答道:“下来我就安排人去车间走访,多听建议”。

    “嗯,这个办法好”

    李怀德点了点单南奇,对着李学武说道:“宣传工作不是牵着牛鼻子走路,这样走不长远的,要顺应形势,响应号召,鼓励和引导群众发展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

    “李处长总有些新奇的想法,却又能出奇制胜”

    谷维洁笑着说了一句,随后看向单南奇道:“多跟宣传处沟通,通过各车间的宣传小组更容易做工作”。

    “是,我一定按照领导的指示办”

    单南奇忙不迭地答应着,这是三位领导一起叮嘱的工作,必须是他的头等大事。

    李学武看向李怀德笑着建议道:“各车间的文宣队应该主动些,选出一些文笔优秀的通讯员来,写一写车间里变革的故事,说一说群众对变革的心里话,更感人,更贴心”。

    “看看,办法总比困难多嘛~”

    李怀德笑着对众人说道:“集思广益,集腋成裘,大家的思想汇聚在一起,就把宣传工作推进了一大步”。

    “还得是您的建议好”

    张国祁这个时候挤了进来,笑着说道:“现场办公会,看现场,提问题,说答案,接下来我负责协调这个工作,一定把宣传工作做好”。

    “好”

    李怀德被张国祁抢着接了任务,笑了笑没在意这个,带着众人又出了值班室,往大办公室去了。

    于海棠除了最初的表现,剩下的时间都是背景板,她羡慕地看着值班室里站着的三位领导,大家说话都围着他们,门口挤都挤不进来。

    尤其是李学武,年轻,个子高,气度惹眼,让于海棠的眼神一直都钉在他的身上。

    李主任固然位高权重,可毕竟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头儿”了,她就算是再喜欢进步,可现在也是有底线的。

    有李学武在,她怎么都想不到李怀德那里去啊~

    还有,别看李主任跟她说话和和气气的,好像很欣赏她似的,可这不是检查嘛。

    领导是个什么脾气,她了解的很,现在跟你说的好,不用时间长了,就三天,你再私下里见着他,理都不会理你的。

    所以什么欣赏啊~和气啊~都是镜中花,水中月,虚的厉害。

    她可以积极地在李主任面前表现,但最终目的还是想让李学武看见她身上的亮点,哪怕是一点点兴趣呢。

    自己又不要他结婚,怎么就看不上自己呢!

    她确定李学武的眼神落在她的身上了,但跟李主任的不一样,没有很热切,就像是看待普通职工一样。

    即便是李学武走的时候对着她点了点头,可这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就没一点点欣赏?

    就没一点点嫉妒?

    自己都这么卖力气了,你给我一个鼓励的眼神算什么!

    男人不都是自私的嘛,你们崇尚的占有和抢夺天性呢?

    李学武不知道于海棠想了这么多,更不知道她的目的是吸引自己的注意,他只觉得这姑娘挺上道的,是个好苗子。

    当然了,男孩子在外面也是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毕竟危险无处不在。

    好在娄姐中午帮他……不!是他帮娄姐打了预防针,所以现在的抵抗力不是一般的强。

    在广播站楼上楼下的转了一圈,众人往外走,到了广播站院子外面的大树下,李怀德回头看了看广播站的三层小楼,说道:“地方倒是足够用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李学武笑着看向谷维洁说道:“宣传工作还是需要灵性和必要手段的”。

    谷维洁点了点头,也顺着李怀德的目光看向了那处小楼,沉吟着说道:“现在申办广播电台倒是个好时机”。

    说着话,又转头看向了李怀德,道:“介入到全国广播电台网络不现实,但就覆盖京城还是没问题的”。

    李怀德也是在心底斟酌着,其实成立广播电台的项目,从上个月宣传处就开始推动了,这里面也有李学武的努力。

    当然了,李学武主张推动这个项目他并不意外,因为保卫处在山上还有个无线电联络中心呢。

    现在贸易项目的主要联系方式就是这个,他同边疆办事处的文字联系也是通过这条线沟通的。

    以无线电联络中心为基础,进而发展无线广播电台,这也是一种工作思路。

    他现在还犹豫着,主要是近期上马的项目实在是不少了,就算是有景玉农的支持,那预算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随便用。

    至于谷维洁所说的好时机他也懂,这算是个专业领域的小风暴。

    起因还得从六二年五月开始说,当时国内的广播电视电台实在是太多了,良莠不齐,宣传工作管理混乱。

    为了贯彻八届九中“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意见,提出了对广播系统的调整方针是“紧缩规模、合理布局、精简人员、提高质量”。

    有线广播和广播工业方面,从原来的2404座广播站调整为2029座,广播喇叭由 604万只减为 548万只。

    地方广播工业大部分撤销,只保留京城广播器材制造厂和魔都唱片厂。

    这一次轧钢厂要办无线广播电台,也得是从京城广播器材厂下订单。

    在无线广播方面,从原有的135座地方广播电台削减到了81座,134套广播节目,总播音时间也削减了40%。

    这也是为啥匣子音里的节目少,播出时间短的原因了。

    比较特殊的还有电视台,李学武的那台小怪兽为啥能看电视却成了鸡肋呢?

    六二年调整的时候,全国就剩下五座电视台了,分别是:京城、魔都、羊城、奉城、津门。

    就以当时的信号发射能力,当地人能接受到电视信号都不错了,更不用想其他地方台了。

    不过现在还好一些,全国一共有12座电视台,其中一大半只在周末放一次电影。

    所以别说这个年代的人不喜欢看电视是因为买不起电视机,而是他们不喜欢看雪花。

    光有电视机,没有电视台,也没有足够的电视节目,就像你突然发现心爱的switch大降价,却告诉你一个游戏都没有,或者只能限时玩一个游戏,你还愿意买它嘛?

    什么产业都是一样的,内容为先,品质为王。

    很显然的,李怀德也懂这个道理,就算是搞了广播电台,覆盖了全京城,意义呢?内核呢?

    “重点还是在宣传上面”

    李学武挠了挠眉心,看向李怀德说道:“广播电台的意义并不在于它能给轧钢厂创造多少利益,也不可能像是贸易项目,快速获取回报”。

    随着李学武的开口,李怀德和谷维洁的目光都看向了李学武,其他人四散围着,却也是认真地听着。

    李学武推动的项目就没有小的,都是能带动岗位和创造利益的。

    别看李学武现在说了,广播电台不能立即获得回报,但这并不代表李学武不重视,或者说领导不重视。

    如果李主任不重视,就不会约了主管宣传工作的谷副书记和最信任的干将李学武来现场看情况了。

    在场众人或多或少的,都跟宣传工作有些干系,这也算得上是一次机遇了,到时候遴选干部,还不是看对这项工作意义理解的多少嘛。

    进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机遇也总是青睐认真的人。

    李学武面对着李怀德和谷维洁,三人成三角形位置站立,而三人正好面对着广播站的办公楼。

    这让本以为检查结束了的单南奇冷汗都下来了,他以为三位领导研究着要换他呢,站在最外围,大气都不敢出。

    这会儿却是听见李学武继续说道:“下半年,甚至是未来一段很长的时间内,轧钢厂的主要工作就是深化大学习活动组织变革和建设,促进工业生产稳步提升,强化多角度、多领域的发展和探索,持续推进贸易项目同生产关系的创新和进步”。

    “从工作推进和展开的角度来看,轧钢厂急需一种媒介来展示大学习活动的建设成果,表现我厂工业进步的决心和强大力量,突出轧钢厂对人才和技术发展的重视程度”。

    “重要的是”

    李学武示意了广播站方向,对李怀德和谷维洁说道:“咱们能通过覆盖全城的广播网络收获更多的贸易对象,以及合作方向”。

    这个确实是李怀德没有考虑到的,见李学武说完,他率先提问道:“所以咱们的广播站要对内,也要对外,是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