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阳光

    第232章 阳光 (第2/3页)

,有的时候开车回来住,有的时候骑自行车。

    结婚后才知道他是个集体企业的管理人,算得上是又穷又富的那种人了。

    说他穷是因为他属实没啥钱,所有的行李她都见过,就那么几件衣服,两套被褥。

    可你要说他困难还远远的算不上,他能开出车来,能随便骑自行车出来,从学校对面的大宅里搬到了另一处小宅院。

    按他所说,有需要可以再换住所,那些人总不至于五处宅院都能摸着了。

    好家伙,穷的就剩宅子了!

    明明兜里没啥钱,却能给她买皮鞋,买漂亮衣服,说照相就能照相,说听收音机家里就能有收音机。

    从来没见着他为了钱和票愁过,定在回收站那边上班都不用他们自己开火做饭了。

    吃的倒并不差,甚至比她们家以前的还要好。

    这种生活就像是梦境一般,她弄不清这个李文彪到底是何许人也,帮自己办事的那位总也见不着的武哥又是何许人也。

    直到现在李文彪也没给她说清楚武哥到底是干啥的,反正又是工厂,又是卫戍区,又是分局的,听着玄天二地的,摸不清头脑。

    见到本人几次也都是白衬衫,黑裤子,黑皮鞋,真看不出在哪里上班。

    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他腰上的手枪了,一定是强力部门无疑。

    麦家三口人这顿饭吃的是又感慨又忧心,又激动又心酸。

    流离失所,寄人篱下,日子哪里是看上去的那么好过。

    女儿的安慰反而成了老两口的忧心的缺口,饭菜很可口,却是吃的不多。

    李学武本是想过来招呼一声的,但奈何周政全拉着他说话不让走,就在那桌吃的中午饭。

    找了说话的方便,李学武低声问了周政全家里事。

    周政全满脸无奈地说道:“壮士断腕,该舍的舍,该丢的丢呗”。

    李学武拍了拍他的胳膊,表达了自己的安慰和态度。

    “今天所做的选择未必对明天不是一种胜利,时事变迁,时移世易,往后看吧”

    “只能如此了”

    周政全看向李学武,很是感激地说道:“我丈人本是要请你到家里做客的,但因为你要封闭培训,又是事情多,我给回了”。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咱们之间不用客气的,更何况我也没帮上什么忙”。

    “这倒不是”

    周政全感慨地说道:“如若不是你点醒我,我也没有决心去跟我丈人说这件事”。

    “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可只有退下来才清楚这一步到底有多难”。

    周政全摇了摇头,道:“现在身处局外了,他倒也看得清楚些了,对我也更看重了,要多谢你”。

    “理解”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相信你也听说了,我丈人也退下来了,四十出头的年纪,对他来说也是个打击”。

    “唉~顾参那个结果还是好的”

    周政全虽然没喝酒,但这会儿脸是红的,眼睛也是红的了。

    “我媳妇儿的姑父,激进了些,说了一些针对的话,人已经走了”

    他们家的位置不算低,正在风暴之眼上,出事都很正常的,一个人不倒才会有问题了。

    没有任何一个体系或者家族能在这场风波之中屹立不倒。

    就是顾海涛那边,跟韩殊一家还不是要主动推让,暂避锋芒嘛。

    顾海涛是有李学武的谏言,守住了口,提前布局了要养病的情况,又是两次主动推让,有着韩家的推动,这才去了学校。

    那边也是轻易不敢动顾海涛的,年岁小,但能力强,经历的多,根子又红又正,重要的是他没有那么多的关系网,反而成了不能乱动的人。

    上面一直在念叨着他,放他在学校就是为了方便养病,随时启用他稳固南方的意思。

    这个时候南边很热闹的,没有狠人是镇不住的,不然为啥那么多的狠人聚集在羊城,还不是为了……

    李学武同周政全均是“草根”出身,丈人均是有权势的人,好似同命相怜一般。

    李学武的丈人在部队,周政全的丈人在工安,以前都是一个系统上的人,出了名的都互相了解着呢。

    周政全回家一定说了李学武的那些建议,而又听说了顾海涛的做法,他丈人也有所感悟,艰难地走出了这一步。

    李学武影响的还不仅仅是周政全的丈人一人,周政全家里的事,俱乐部哪个不清楚。

    而李学武的劝诫和建议,以及李学武丈人的事、周政全丈人的事,都给其他人提了个醒。

    上次的风暴有很多人急流勇退,不与争锋芒,或是去了南方,或是去了北方,反正出现了一股诡异的气息。

    好像这些毫不相干的人有了联系一般,都做出了隐忍和推让的姿态,让上面也有些摸不清头脑了,一时还真就没有敢对他们实施手段。

    这也给了他们反应和缓和的时间,方便躲过很多暗箭。

    当然了,李学武绝对不敢拿这次的事情胡乱去说的,他全当不知道,也不会故意的再去搞什么事情。

    意外就是意外,他的本心还是大家平稳着陆,保证俱乐部每一个人都有个好的发展。

    大家聚在一起学习、扶持、进步、提升,总要有个好结果。

    周政全说他家有亲戚走了,这段时间以来,走到亲戚还少了?

    上上下下的又有谁没被波及到,这种事持续的时间还长着呢,且得躲着呢。

    李学武吃饱了饭,跟几人说好了晚上吃火锅,摆手拒绝了黄干说去练习射击的邀请,昨天到今天,他射击够多的了,不用再练习了。

    走到麦家人这桌拉了椅子坐下,李学武笑着问道:“老叔,这里的伙食怎么样?”

    “好,很好了”

    麦父可能是受刚才闺女那些话的影响,这会儿对李学武的尊敬更有加强。

    李学武就知道他们来了这边一定会多想,也没在意,笑着说道:“您二老在这边安心住下,他们离的不算远,随时都能过来看望你们”

    麦父笑着点点头,说道:“劳您费心了,实属给您添麻烦了”。

    “您客气了”

    李学武笑了笑,示意了麦庆兰问道:“彪子呢?”

    “他说有事要忙,先回去了”

    麦庆兰轻声回了李学武的话,心理负担还是有的。

    李学武听得出她话里的意思,开口道:“彪子的工作很多,你多理解些,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

    说完又看了看麦父麦母,道:“不知道彪子跟你们说过没有,下个月他得去钢城任职”。

    麦父母显然是不知道这些的,微微一愣过后看向了坐在对面的闺女。

    而麦庆兰也是有些惊讶地看着李学武,这件事李文彪并没跟她说过。

    李学武点点头,道:“在钢城,回收站还有产业,我给你说过的,他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工作也多,你多理解”。

    抬手示意了麦父麦母,道:“安排二老来这边居住生活,就是为了让你们两个放心”。

    在麦庆兰异样的目光中,李学武对她说道:“我这兄弟为人不用说,人品你也清楚,只是有的时候会蛮横了一些,你是文化人,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麦父见李学武当着自己两人的面,背着姑爷同闺女说这些,显然是姑爷和闺女有矛盾了,是李学武在做主调节了。

    从一系列的事情上看,也从闺女口中了解到姑爷的家庭情况上来看,这位年轻人还真就能做姑爷的主。

    “姑爷是个好人呢”

    麦父先是肯定了老彪子在他们这里的印象,随即对着李学武诚恳地说道:“我们庆兰从小娇惯了些,有什么不对的了……”

    “老叔,同弟妹没关系”

    李学武打断了对方的话,看向麦父,也看了麦庆兰一眼,道:“是我那兄弟的事,他这人没甚文化,大老粗一个,有什么不懂事的地方,你们多担待”。

    说完又对着麦庆兰说道:“他虽然有爹妈,但从小不受待见,十岁出头就跟着我瞎混哒,你要跟他说,要沟通,他会听你的”。

    “这话说的是正理”

    麦父刚才还以为李学武是仗势欺人呢,用这些恩情来压着闺女服帖姑爷,他是要给闺女说话的。

    可是没想到李学武说话的意思是姑爷,也是在劝闺女要跟姑爷多沟通,好好过日子。

    这当然是好话,也是正经规劝的话,事已至此了,他们当然也希望闺女能有个好归宿。

    姑爷虽然看着五大三粗的,没有文化的样子,但为人热情,对他们也是实心实意的,对闺女也是真心实意的,这还有啥好说的。

    “我跟你妈在这就很好,也不用你们惦记,怎么安排你就怎么听着,跟姑爷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就说是呢~”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麦母嘴唇上都是泡,是上火导致的,这些日子担惊受怕的没少遭罪。

    这会心疼地拉着闺女的手劝慰道:“我跟你爸也安顿下来了,就剩下好好生活了,你也要好好过日子,不要老担心我跟你爸这边”。

    说着话看了李学武一眼,又劝道:“跟着姑爷去钢城,天高路远的,不用惦记我们,照顾好姑爷,也照顾好你自己”。

    “妈……”

    麦庆兰攥住了母亲的手,抿着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李学武既然要给老彪子做主,就得给人家一个主心骨,不能光是说自己兄弟的好,欺负了人家现在落难。

    “你到了那边也能打电话,给这边打方便的很”

    先是说了钢城的事,随后李学武又言语道:“他若是不着调,或者耍混蛋,你就给我打电话,我能给你说这话,就能骂他,也能打他”。

    李学武这话就是当着麦庆兰父母的面说的,是给人家一个定心丸呢。

    “重要的还是要好好过日子”

    李学武最后劝慰道:“不要伤了彼此的感情,也不要伤了你自己,但凡他错了,我这边都给你做主”。

    “谢谢您了”

    麦父感慨地说道:“为了我们的事您费心,为了他们小两口的事您操心,真是对不住了”。

    “一家人,不说这个了”

    李学武没再去说麦庆兰,而是对着麦父道:“您先坐着,我这就去接我那两个朋友,今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