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知人,善用

    第242章 知人,善用 (第2/3页)

李主任救我,喊着我不服并且往前挣的时候,周瑶皱着眉头,侧着身子做了遮挡,一拳头打在了张国祁的肝上。

    她是女同志,没人在意她做了什么,这个时候走廊上的人都在看着热闹。

    而在张国祁出现这种情况后,还在走廊上站着的人都很明智地躲进了相近的办公室里。

    瞬间,走廊上的无关人等被清空,只有李怀德等人站在那里,皱眉看着这边。

    张国祁若是泰然自如地被带走,李怀德还有心思帮他处理后面的事。

    可如今这个状态,谁敢沾他的边,一看就是有问题的。

    被怼了一拳的张国祁就像是大虾一样,倏地缩在了地上,嘴里还犹自说着冤枉的话。

    纪监的办事员愣愣地看了周瑶一眼,这保卫处的人都是铁打的嘛?

    他们只听说在纪监当副书记的保卫处李副处长相当的能打,是武术高手,还是射击高手。

    没想到协助办案的这位周副科长也是个动手能力强的。

    短发干练的外表,抿着嘴角的样子看着就是个狠人。

    尤其是这一拳头打的,根本看不出张国祁怎么了,就知道这老小子也不挣扎了,只躺在地上哼哼。

    孟念生听见动静走了出来,看了一眼地上的张国祁,再抬眼看向那边的领导。

    李主任的脸色自然不好,可薛书记的脸色也好不到哪去。

    孟念生还想着这个案子办完好跟原来一科科长杨宗芳学习,跳出纪监的框框,往业务上走一走的。

    现在张国祁给他惹麻烦,他心里也恨,怕领导对他有意见,厉声训了那两人,示意保卫处的干部帮忙,把人带走。

    因为张国祁的级别不够,用不到招待所那么好的留置环境,直接被带去了纪监的留置室。

    有了李学武的建议和提醒,薛直夫默默耕耘了三个月,他带领的纪监队伍终于在轧钢厂打开了局面。

    引李学武加入纪监检查队伍,为的就是学习他的管理理论,重新锤炼纪监队伍,锻炼队伍。

    现在来看,效果是有的,但仍需坚持学习。

    就冲保卫科那位年轻科长的动作,纪监这边还得锻炼。

    周瑶打了人倒是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更没在意身后那些领导的目光,她接到的命令是保证张国祁顺利地被带到纪监那边接受调查。

    如果路上发生了不顺利的事怎么办?

    先试试用嘴说,说不通的就用拳头,拳头不管用就用腰上的枪。

    保卫处办事风格一向很硬朗,绝对不拖泥带水,说动手都是带队的先动手。

    这叫给手底下人打个样!

    当初李学武带队伍的时候也是以好动手而闻名的,现在他是处长了,是大干部了,得养望了,不能随便动手了。

    但保卫处好动手的风格保留了下来,算是一种传承吧。

    张国祁被扶了起来,由纪监的两个办事员夹带着往楼梯口走,前后各有一名保卫科的专案组成员。

    周瑶就跟在后面,眼神紧盯着张国祁,要是再有什么意外,她不保证会用点手段。

    李怀德就站在那里看着张国祁被带走,脸上阴沉的可怕。

    待走廊没了声音,也不理会身旁的三人,直接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杨元松看了身旁两人一眼,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迈步往楼下去了。

    一场骤然而起的风波直接席卷了整个轧钢厂机关。

    大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两个人,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干部,王敬章沉冤未雪,张国祁深陷囹圄。

    从各办公室出来的众人对视一眼,不知道该是讽刺还是感慨。

    这个结果恐怕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一胜一负是自然的。

    可现在王敬章输了,身死道消,张国祁赢了,办公室主任的升迁路半道而折。

    那这场活动到底是谁赢了,谁输了?——

    津门行因为上午张国祁被纪检带走,好像也被蒙上了一层阴郁的色彩。

    原本要一同去的办公室副主任敖雨华被临时撤换了下来,由谠委办主任汪宗丽顶替。

    管委会主任、副厂长李怀德、纪监副书记、保卫处书记、副处长李学武,谠委办主任汪宗丽,办公室科员栗海洋等七人,乘坐快车前往津门。

    之所以选择乘坐火车,而不是开车去,是因为火车更舒适,也更快速。

    至于在津门的用车需要就不用担心了,办公室那边早就安排车辆提前过去了。

    贸易项目管理处的同志早就前去津门为接下来的三天工作做准备。

    领导的时间总是很宝贵的,不能浪费在赶路上,更不能浪费在其他闲务上。

    所以,当众人赶到京城火车站的时候,直接被安排去了贵宾候车室。

    栗海洋由火车站的一名同志带着去了售票厅拿了电话订购的车票,再回来的时候看见李主任正在同车站这边的领导说笑着。

    一上午的阴霾稍稍打开了一些,栗海洋知道,领导不会同京城火车站这边的人掉脸子的。

    虽然是强颜欢笑,可也总算是笑了,知道张主任出了事,领导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发火,他吓的腿都要打颤了。

    出来的时候尽管小心再小心,还是忘了带领导的戒烟药,被李主任眼神盯的他心肝都要跳出来了。

    好在是李副书记过来跟领导搭话,说起了厂里的安排,这才算是折了过去。

    他刚才取票的工夫借着车站值班室的电话打给了津门那边,要他们尽快去药房买到领导用的那种戒烟药,保证他们一下火车就能拿到。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用心办事,领导总不至于怪罪了。

    订票电话是办公室那边打的,说了是轧钢厂的李主任带人出差去津门。

    京城火车站正在跟轧钢厂搞合作项目,知道他出差,这边的领导自然是要来送送的。

    也正好趁着这个时间说说正在建设中的货站,同时对方也想确定轧钢厂下一步的贸易计划。

    车站的领导还是很有能力的,来了不光是客气,还要谈业务。

    李学武不能让李怀德现了丑,所以他坐在了李怀德的身边,很会挑时机地把业务相关的话题接了过来。

    贸易项目中同京城火车站合作的货物中转站占地面积是不小的,轧钢厂出人出钱,京城火车站出地皮出建筑,双方是强强联合。

    熟悉铁路系统的人都知道,他们手里攥着很多地皮和地上仓库,有接收的,也有后来建设的。

    合作搞的这个货物中转站并不是京城火车站最大的货站,却是铁路干部们比较在意的一个合作。

    很简单,其他货站业务都是给单位干的,而同轧钢厂合作的这个却是给他们自己,给京城站职工们干的。

    轧钢厂搞的贸易项目被定义的很严格,就是轧钢厂与兄弟单位之间的互通有无。

    严格按照政策上的要求执行交换标准,没有进行任何纯粹意义上的倒卖行为。

    所以,京城站的人很在意这个项目,他们补足了轧钢厂贸易项目中缺少的运输能力,轧钢厂给对方提供贸易项目中的获利。

    当然了,这其中的利润主要是以提供贸易商品来实现的,京城站可不是为了赚钱才搞这个的。

    以前京城站也从其他单位搞一些福利商品,毕竟很多单位都需要运输的支持嘛。

    但后勤的压力很大,这种行为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不对的,是犯错误的。

    现在有了更合规的,更丰富的选择,他们当然是要放弃原来的福利品获取办法。

    以合作的形式,避免了车皮调度的违规行为,更加方便地在贸易项目中选择他们所需要的商品。

    重要的是,合作开展货物中转站业务是会盈利的,产生的利润都换成福利商品,那车站职工以后的福利就不用担心不充足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要是人在做事,就一定有办法吃到嘴里。

    轧钢厂做的贸易项目都是合规的,那京城火车站的合作也是合规的,双方是站在公平对等的基础上探讨合作,增进友谊的。

    别的不说,就是轧钢厂的调度工作环境比以前好了一百倍,以前难要到的任务外车皮现在要多少有多少。

    通勤列车的挂载也比以前方便了很多,钢城到京城的通勤可以实现一周两次,甚至是三次了。

    让职工乘坐火车并报销,哪有自己搞个车皮免费挂载来的舒服啊,有重要的外出活动还可以挂上专用列车箱,舒服的很。

    这次的行程很短,如果是去南方,那李怀德一定会把那节车厢挂出来,又能办公,又能休息。

    李学武和李怀德的分工很明确,他谈业务,李怀德谈感情,候车厅里的气氛一直都很好。

    车站领导也看出来了,李学武是贸易项目的负责人,很是热情地互相介绍了,约好了回来后要一起坐一坐的。

    人际关系就这样,因为共同的利益,互相会认同,更会亲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互相帮助嘛。

    上车的时候那位副站长一直把李怀德和李学武等人送上了软卧包厢才离开。

    李怀德、李学武、汪宗丽,以及栗海洋同乘坐一个软包。

    虽然路上只有两个小时,但包厢这边肃静,封闭,便于谈工作。

    谁也没觉得路上就是用来休息的,或者就闲聊天的。

    厂里出了事,李怀德首先就没有心情,李学武更是有很多工作借这个机会同李怀德谈。

    列车长也是知道几人身份的,特意安排列车员送了茶水过来。

    列车段跟车站其实没啥所属关系的,李学武客气地接了茶,笑着问了列车员列车长的位置。

    等列车员离开,李学武从兜里翻出两盒大前门递给了栗海洋,示意了给那位列车长送过去。

    栗海洋看了李主任一眼,见对方望着窗外,小声道:“李副书记,我这儿带着烟呢,用我的吧”。

    “快拿着吧”

    李学武抬了抬手,示意栗海洋赶紧接了。

    “我带的多,领导又戒烟了,我怕他看着我吸会眼馋,所以用我的”。

    “谢谢领导”

    栗海洋知道李学武是在照顾自己,笑着接过香烟道了谢。

    两盒大前门就五毛多了,他现在的工资可不敢抽这个,用他兜里的香山回礼也怪不好看的。

    等栗海洋出了门,汪宗丽知道李学武同李怀德是有话要说的。

    她是谠委办的主任,隔着心呢,起身微笑着说道:“两位领导,我去个厕所,再去看看同志们安排的怎么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