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接管钢城,从收账开始!

    第263章 接管钢城,从收账开始! (第2/3页)

长的房间里出来,徐斯年一幅舔到了的模样,李学武看着他的兴奋劲,忍不住地扯了扯嘴角。

    “收!”

    “啥?”

    徐斯年的脸上还在笑着,却是见李学武给他做手势。

    他还没看懂咋回事呢,李学武给他叽咕叽咕眼睛,道:“收敛点,你这个表情会让人家以为咱俩在领导屋里做了什么坏事了”。

    “你要是愿意,回头自己沟通,别连累我,我还年轻呢……”

    听着李学武的碎碎念,徐斯年整个人都不好了。

    脸上的表情从捡了一百块钱,变成了发现钱上有狗屎的样子。

    “我刚才还想谢谢你呢,这会儿只想弄死你”

    徐斯年忍不住地回头看了看景副厂长的房间,心里又觉得这事不算亏。

    也是了,景副厂长比他岁数还小呢,只是人家学问高,起点高,走在了他前面。

    李学武看着他说完一句就不再言语,且脸上的表情逐渐偏向猥琐,不由得往旁边挪了挪。

    “你干啥去?!”

    徐斯年正想着叫李学武一起去他屋里坐坐,刚转脸,人下楼了。

    “出去办点儿事儿,你先休息吧”

    李学武的声音从楼梯里传来,他可不会回房间,彪子媳妇儿在呢,这个时候回去算咋回事啊。

    楼下,他刚到大厅,便见着董文学坐在休息区,看见他招了招手。

    “您一直在等我啊?”

    李学武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刚跟景副厂长他们说了会儿话”。

    “没事,我也是刚下来”

    董文学示意李学武在他旁边的沙发上坐。

    李学武看了看董文学的脸色,一边坐下,一边问道:“杨副厂长找您了?”

    “没有”

    董文学微微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说道:“随他去吧”。

    “看来他是想一条道走到黑了”

    李学武的左眼微微一眯,道:“那就放弃掉他,其他人您有什么想法吗?”

    “杨叔兴吧,这个人可以谈”

    董文学有些疲惫地抬起头,看向李学武说道:“他现在的处境也很微妙,李主任有意打开炼钢厂的局面,要拿他开始”。

    李学武皱了皱眉头,轧钢厂的管委会变革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

    李怀德想要把管委会的触角伸到炼钢厂来,这自然无可厚非。

    但要董文学来执行这件事,恐怕还有深意在其中。

    李怀德的想法很多,也很刁钻,这个人是个地地道道的钻营家,投机者。

    “事情还得分两面来看,杨凤山现在的处境看着很危险,其实已经过了最危险的阶段”

    “杨叔兴应该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并不担心会受到牵连”

    “您如果把火引到了他身上,他有可能四处引火,搅乱炼钢厂的局势啊”

    李学武有些担忧地看着董文学,他是想让董文学强硬一些,主动站出来承担抑制李怀德的作用。

    不用站在对立面,只要多提提意见,在相关问题上保留意见,李怀德自然会有所顾忌。

    最怕的就是让李怀德觉得他好说话,什么事都愿意办,到时候形势就真的恶化了。

    董文学和谷维洁站在一起绝对是李怀德忌惮的一方,他说话,一定比自己说话好使。

    李学武在很委婉地提醒老师不要惯着李怀德,该敲打的就要敲打。

    身在轧钢厂的局中可能要谨小慎微,可老师在炼钢厂,人在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还有什么好害怕的。

    干就完了!

    现在是杨宗芳梗着脖子不入局,其他人李学武这边还没有措施,董文学也很难受。

    炼钢厂不稳,他就没底气硬起来,更不敢跟李怀德大声说话。

    所以好像恶性循环了一般,他也愁的很。

    “那就先找杨叔兴谈,谈不拢就那他开刀,先搞他的材料”

    李学武皱了皱眉头,这件事还真麻烦,他跟李怀德明天就要回京,这件事老师还没处理好。

    李怀德来了,对董文学来说是压力,对其他人的压力更大。

    正好就这个势,改变一下炼钢厂的生态和局势,好让工作开展的顺利一些。

    可能是人来的太多了,董文学耗费了太多的精力在接待上,反而耽误了正事儿。

    一把手有的时候就是这么无奈,分身乏术。

    而且接待工作比组织工作更难做,直接影响了上面对自己的感官。

    李学武很理解董文学,既然他选了杨叔兴,那他就得认。

    毕竟现在都是晚上了,他也没时间再去考察其他几个人的情况。

    杨宗芳给脸不要,这位也姓杨,跟杨凤山还是一个祖宗的,很不好搞。

    董文学使劲搓了搓愁苦的脸,看向李学武说道:“我约了他喝茶,走吧,一起坐一坐”。

    这叫赶鸭子上架,不得不去了。

    董文学所说的约喝茶,不是去什么茶馆,也不是什么会所和俱乐部,就是在炼钢厂大门口的门房里。

    两人到的时候杨叔兴已经在等了,见董文学带着李学武过来,他很是意外,意外中又带着了然。

    屋里已经烧了炉子,不是很热,茶倒是不凉。

    门岗见厂里的几位领导来了这里,全都出去站岗了。

    三人直到各自坐下,也没说上一句话,场面有些沉默,气氛有些压抑。

    可能杨叔兴认为董文学是单独约的他谈话,带上李学武就又是一个意思了。

    李学武直观地感受到了杨叔兴的不满和质疑,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对他的谈话。

    董文学先开的口,也没转圈圈,直接说明了来意。

    同时他也能看得出杨叔兴对于李学武的到来产生的质疑,在话里也点出了李学武对于炼钢厂的现在,以及未来的重要性。

    李学武接了董文学的话茬,言说自己不是来表功的,更不是来颂德的,而是来喝茶会友的。

    他讲起话来就比董文学要有艺术的多。

    先是讲了从他个人的观点看炼钢厂未来的正治形势,以及现在轧钢厂的正治生态变化方向。

    大家都在一个碗里,不到一定的高度,谁都跳不出这个坑。

    他很有耐心地讲了这一阶段轧钢厂的巨大变化,细致之处不是杨叔兴站在钢城能感受得到的。

    可杨叔兴一直没有开口说话,脸上也没什么意动的表情。

    现在倒好像是成了董文学求着他来办事的样子。

    李学武知道他是摆架子,也在纠结前几天他在会议上的态度。

    可工作是工作,形势是形势,该做的工作不会影响到李学武的选择和判断,这个人到底能不能用,得看董文学的。

    他坐在这里说这些,都是在给董文学做铺垫和背书。

    当然了,在谈话中李学武也是肯定了杨叔兴在炼钢厂所做出的工作成绩,目的是要讲接下来的管委会变革中由他配合董文学做生产部门人员的工作。

    杨叔兴和杨凤山是宗亲,现在谈管委会,谈大学习活动,是绕不开杨凤山这个话题的。

    李学武在谈话中特意提到了杨凤山当前的处境,也讲到了杨元松在最近的一系列布局。

    尤其是杨元松在布局中利用到了杨凤山的个人影响力,他很直白地表达了就这一点,对杨凤山目前处境的担忧。

    杨叔兴看向李学武的目光逐渐变了态度,他很有理由怀疑李学武是在威胁他。

    现在讲杨凤山,提杨元松,不就是在拿这两人对比炼钢厂的形式嘛。

    难道面前这两人是要把自己也搞成杨凤山那种状况?

    他突然就想到了李怀德来这边的目的,以及需要董文学进行的工作布局。

    他真的很有可能被选做了“杨凤山”一样的针对目标。

    李学武看出了他的情绪变化,明确告诉杨叔兴,尽管杨凤山目前的状况不佳,但作为厂长,他的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无论形势怎么变化,总有一天是要用事实来说话的。

    李学武希望杨叔兴能够理解当前的形势,做出正确的选择。

    同时,他也希望杨叔兴能够承接杨凤山的影响力,利用这一点来推动炼钢厂管委会的和平变革。

    在工作上,他当然是希望炼钢厂越来越好,更希望他同董文学一起努力,在新发展,新阶段有所创新和突破。

    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该透露给他的意思也很清楚了,现在就要看杨叔兴表态了。

    然而,杨叔兴的态度并不乐观,他似乎并不买账,对李学武的提议持保留态度。

    “我不知道领导们都想做什么,也不知道领导们是不是对我,或者我的工作有意见”

    杨叔兴看着李学武,吹了一口烟,说道:“如果轧钢厂觉得我的能力不够,水平不行,那就换个人来替我”。

    “我并不贪恋权位,更不热衷争斗,如果可以的话,我不想参与这些事”。

    “你没的选择”

    李学武听明白了,他是不想沾染因果,还特么不想放弃位置。

    想屁吃呢!

    你特么脑门上顶着个杨字,还是杨凤山的杨,危在旦夕了,还跟我这装清高!

    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你!

    地域性的差距让人的正治敏感程度会无限的降低,这是天然的,也是客观存在的。

    分厂的一把手在总厂没有关系,或者没有助力,那他就是个面包,谁想捏股他都行。

    但就是这块料,在炼钢厂这处池塘里,也算是个不得已的选择了。

    杨宗芳不合作,总得找个没有牵扯的来做事。

    尹忠耀是李怀德的人,梅厚生是书记的人,窦长芳已经边缘化了,这三人都不得用。

    矮子里拔高个,李学武深知,这是一场软硬兼施的较量。

    他必须要让杨叔兴明白,自己是真心希望他能够发挥岗位作用,而不是简单的被利用。

    “多余的我不想再说了,你都懂,你要是有什么想法,领导们就在招待所楼上,大可以去试试”

    李学武直了直身子,看着杨叔兴说道:“你跟杨厂长之间的关系厂里扫厕所的都知道,他现在就在扫厕所,不差你一个位置”。

    “我今天敢来见你,不是看杨厂长,而是更看重你的能力和对工作的贡献”

    “我希望你能够明白,我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