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产房传喜讯

    第422章 产房传喜讯 (第2/3页)

丁:“你……!”

    ——

    “怎么送这么个玩意来了?”

    韩殊诧异地看着抬了大箱子进屋的两人,又不解地看看李学武。

    等秘书和司机将包装箱拆除,露出了里面的电冰箱,她这才知道李学武搞的什么名堂。

    “外商送的,家里又不需要,给您了”。

    李学武笑着摸了摸跑过来抱住他的董梦元脑袋。

    董梦元倒是真想师哥了,这都多长时间不来了。

    听见汽车动静,还以为爸爸回来了,急急忙忙地跑出来,却也惊喜地发现是许久未见的师哥。

    他有些好奇地看着摆在厨房里方方正正的大家伙,不知道那是干什么用的。

    韩殊有些不好意思地嗔怪李学武道:“我们娘俩能用着它,快拉回家去吧!”

    说着话便挥手示意他带来的秘书和司机重新装上。

    “你家里人口多,不自己用也能送你爸妈家去,送我这算咋回事,文学知道了也要说你的”。

    “家里用不着,我妈点灯都嫌费电,更何况是冰箱呢”。

    李学武摆了摆手,道:“就搁您这放着吧,等哪时我想用了再来搬”。

    说完给韩建昆和彭晓力示意,要出门离开。

    韩殊知道拗不过他,主动留了他们在这吃饭。

    董文学不在家,李学武哪里会带着秘书和司机留在这边,逗了小师弟几句便出门。

    韩殊叮嘱儿子在屋里等着,自己急忙穿了大衣,送了李学武他们。

    大门口,她仍自埋怨了李学武几句,又知会他,与轧钢厂的合作就要有眉目了,叫李学武不要着急。

    就她所了解到的,钢铁学院这边管理层就要有变动,裴大宇很有可能上位。

    李学武还真有点诧异,上次裴大宇来找他说合作办学的事,一直没有着落。

    拖了这么长时间,他还以为黄了呢,要不是钢铁学院安排的那几位老师时常来给他补习。

    没想到,裴大宇手里还真有两把刷子,在这个时期,仍旧能完成进步。

    只能说时代造就了形势,但有些人就是能顺应形势,活的如鱼得水。

    回去的路上,彭晓力不想李学武再烦心保密部的事,所以话题都没有往工作上聊。

    只是就着今晚送过来的这台冰箱,以及被其他两位领导司机接走的电器,说起了小鬼咂的话题。

    “领导,您给我讲讲”

    彭晓力好奇地问道:“咱们跟小鬼咂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和状态,为啥突然就送了这些东西?”

    “送东西跟关系有必然联系吗?”

    李学武反问了一句,不等他回答,继续说道:“送来东西是好意,想太多没意义”。

    “还有,你最近不是在读国际关系的书嘛,这种问题也问我?”

    “我就是想不明白嘛~”

    彭晓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随后正经地说道:“国仇家恨,这才过去多久,厂里还有人说呢,这怎么就开始合作了”。

    “合作的是经济,跟国仇家恨也没关系”

    李学武纠正他的话,道:“可以跟他们开展贸易经济往来,但并不耽误我恨那个国家,以及那里的人”。

    “不过,从经济贸易合作的角度来看待两边的关系,我还是得说句公道话”

    他看向副驾驶的彭晓力,说道:“日商当前在做贸易这一方面,要比其他国家有魄力一些”。

    “比如……?”

    彭晓力睁了挣眼睛,他没理解李学武话里的魄力是什么意思。

    李学武微微昂头,笑了笑说道:“当然不是送这几件家用电器的魄力”。

    “你应该知道,现在外界对咱们的钳制和封闭有多么的严重,孤立不仅仅体现在外事上,包括经济合作”。

    “但是!”

    他点了点彭晓力说道:“你得看得到日商在合作期间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至少他们愿意拿出真东西来”。

    “您是说……那些机械?”

    彭晓力皱眉思考着,他有想到李学武说的话,也想到了最近接二连三运抵营城港码头的工业设备。

    而李学武却是微微摇头,道:“机械设备再难也能买到,但技术是轻易买不到的”。

    见他目光迷茫,便仔细解释道:“机械设备你可以看,可以学,甚至可以摸索,但技术壁垒就像数学一样,不会就是不会,摸不着头脑”。

    李学武缓缓点头,问道:“如果你有一项技术可以赚大钱,你愿意无私地分享给别人吗?”

    “当然……不会”

    彭晓力知道自己的回答对于领导的问题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后面的话。

    李学武见他已经清楚自己想要说的话,便耸了耸肩膀,道:“咱们现在最缺的技术都处于封锁状态,蛮干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

    “我懂了”

    彭晓力点头道:“您在设计合作方案的时候,其实是用时间来换技术,对吧?”

    “呵呵呵~”

    李学武轻笑着看了他一眼,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看向了窗外,幽幽地说道:“早晚有一天,你会明白经济合作的真正意义”。

    他无意夸赞小鬼咂的仗义,但在贸易和生产合作过程中,对方却是很勇敢地突破了某些封锁。

    尤其是在发动机生产技术上,后世最早向国内出售这一技术的,还就是三菱重工。

    而反观大众在进入内地后赚了个盆满钵满,但从未向内地出售过任何发动机技术。

    虽然话说的有些偏见,但德意志对内地的技术封锁程度是远远严格于小鬼咂的。

    当然了,一切合作都是基于经济市场运作下的产物,片面地定义对于此类问题没有任何意义。

    李学武跟彭晓力说的也是小鬼咂有魄力的方面,可没说他们仗义。

    当初玩整套机械销售的就是他们,买他们的设备,不能散件购买,连国内很常见的东西都要高价附着在上面。

    你买一套生产设备,他能给你挂带一堆看似不得不用,实际国内拥有更好的垃圾。

    但是,你就得花钱买,还是大怨种一般的价钱。

    这世上从来都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李学武能钓着日商卖力地突破封锁,拐弯抹角地给内地输出技术和设备,完全是布了一个大局。

    你就真当他们是傻子,任由李学武忽悠着把技术和设备拱手相送?

    当然不是的,这些设备和技术是作价要还的,而且是要生产出他们需要的电子设备来偿还。

    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位于钢城的电子工业产区将成为三个日商在其国内实现弯道超车,低价驱逐高价的必杀技。

    就像李学武跟大姥说的那样,只要掌握了技术和设计,永远都能钳制住生产单位。

    日商代表想的也是一样,他们不信国内有能超过他们技术设计的能力,更不信国内有市场消化掉这些电器设备。

    只要保证这两条基本状况不变,轧钢厂的电子工业只能给他们打工。

    在人工成本极其廉价的内地,使用他们的设备和技术,生产出来的电器就算是跨海运输,那也能吊打国内任何一家电器生产企业了。

    如此低廉的价格,如此批量的产出,再去掉他们进口原材料的成本,以后馹本的电器市场将只有他们一家独大。

    不需要很多年,可能是一年,可能是两年,绝对不超过三年,他们就能制霸整个电器市场。

    当其他工厂倒闭或者产能萎缩的时候,人才自然是会流向高地的。

    市场化越是集中,人才的淘汰越是尖锐化,最后他们三个合作的公司所能容纳的科级人才,就是电器行业最拔尖的那一朵。

    掌握了销售终端,又掌握了行业顶端,抛开中间的生产环节,他们也有恃无恐。

    就像后世格力与经销商之间的博弈,对赌时时存在。

    李学武在赌,赌他有能力拉长对方控制市场的时间。

    赌他有能力实现对其他市场的扩张和影响。

    赌生产环节能孕育出高端的科级与设计思路,掌握核心科技。

    甚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李学武已经在玩盘外招了。

    营城造船厂今年实现玻璃钢船艇制造,明年就能让发家致富船铺满整个港口。

    日商代表也在赌,赌内地的经济发展永远跟不上他们的脚步。

    现在双方的合作才刚刚开始,本就是从一开始的同床异梦,更别提什么相敬如宾了。

    李学武就不信对方会老老实实地遵照合同内容执行条款。

    ——

    时间进入到二月份,好像空气中的冷都变得不一样了。

    或许是气温变化,湿度增加,白天的时间长了,反正就是不一样了。

    二月一日正是周末,李学武叫了沈国栋两人一起开着车,走了好几家亲戚。

    有自己家的,也有丈人家的,还有其实亲戚的。

    就连许久没去探望的干爹干妈家也送了牛羊肉过去。

    去年一年虽然闹闹哄哄的,但整体经济有了恢复和起色,至少市场上能见着鸡蛋了。

    农村当然不好说,但城里的生活比较以前实在是强了不少。

    临近过年,家家户户赶着有空闲,都在收拾屋子,清扫卫生。

    说破除旧观念,放弃过春节,可老人和孩子心里都有个念想。

    不让过春节,那孩子放鞭炮总可以吧,赶着那一天吃点好的不过分吧。

    谁都拦不住这种事,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干妈家也在收拾屋子,难得见到了郑希才也在家帮忙。

    李学武带着沈国栋,虽然见了面依旧热情,可终究不是从前了。

    郑希才再怎么着,那也是人家的亲儿子,疏不间亲,他能说什么。

    就是在干爹干妈面前尽尽孝心都得忍着点,小心说不对了话,双方都尴尬。

    即便干妈强留了他们在家吃饭,可赶着今天都忙嚯嚯的,李学武如何肯留。

    只言道今天还有许多亲戚需要走一走,实在没时间,这才算作罢。

    其实王淑华也能看得出李学武的不自在,更看得出儿子的别扭。

    所以留是真心留,可心里总是难免的要叹息一声。

    送走李学武以后,她再回屋,并没有说郑希才,更没表现出任何的意见和情绪。

    有的时候人跟人就是缘分,李学武对他们这干爹干妈并不差,就算自己不来,也是叫着沈国栋时常了往家里送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